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孟浩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2阅读:
字号:|
 《孟浩然》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创设情境,确立研究主题 
  语文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被充分调动以后,语文课堂上“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一切才能对学生的心灵有所影响,他们才会同样充满激情地投入其中。现代多媒体技术对画面高保真的展现,创设美境,激发兴趣。  
2.、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网络优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网上自主学习活动 
   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拓宽了阅读教学的天地,并且通过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下载到校园网上,供学生阅读浏览,进行研究学习,既提高了浏览速度,又可以避免网上负面材料对孩子们的影响。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生动有趣的网络对话 
  阅读就是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是学习参与者之间对文本感受的对话。对话是平等的,课堂中网上的对话消除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言堂”的弊端。教材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例子,是阅读材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是学习的参与者——拥有的知识经验要完备一些的参与者。 


4、拓展思维,为学生的想象插上创新的翅膀。  
多媒体超文本特性的网络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创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孟浩然诗的“淡”。 
2、能力目标:能筛选关键信息,能运用知人论世法、比较法,分析评价作家作品,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把握闻一多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内涵,理解和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节操。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对象特点:高二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能阅读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但对于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文章还缺乏欣赏能力。对《孟浩然》这样的文章,他们能筛选一些关键有效的信息,但对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不够,再加上缺乏丰厚的文学作品的积淀,他们很难完整、独立地理解课文主旨。。 
2、学习兴趣:他们对语文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这一堂课的首要前提。 
3、学习习惯: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4、技能缺陷: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熟练程度不一,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也各不相同。 
二、教材分析   
   (一)单元地位: 
《孟浩然》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⑤(必修)第三单元。这一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因为是“随笔”,往往旁征博引,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这类文章富有“理趣”,能以“趣”吸引学生,又能以“理”启迪学生。在这类文章的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又要引导学生品味妙语佳句,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这一单元的总体教学要求。  
(二)课文分析: 
《孟浩然》选自闻一多的《唐诗杂论》。是评论一位诗人。作者先说别人文章中介绍的孟浩然的形象,“无一不与画像的精神相合,也无一不与孟浩然的诗境一致”。接着论述孟浩然的人和诗,与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一致。最后引用不少孟浩然的诗,说明“诗如其人”,“人就是诗”,强调人与诗的一致。
这是一篇评论,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而是文学色彩很浓的文化随笔。作者以深深的挚爱,独特的视角,把孟浩然写成一个超然物外的风流人物。这篇文章虽然说到底是写了孟浩然的立身行事,用舍行藏,虽然也涉及其他人的评论得失,但它也不是寻常面目的人物传记,而是一篇探索孟浩然精神世界的散文。
[教学内容]
《普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 语文(5)》(人教版)《孟浩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孟浩然诗的“淡”。
教学难点:运用知人论世法、比较法,分析评价作家作品。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我们中国,你,我,他,有谁不是从小就背诵这首诗的。这首《春晓》和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样,都是一经过目、一经入耳就很难使人忘记的精品。
{知识链接} (幻灯展示)
关于作者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他的经历较简单,早年隐居在离襄阳城30里的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在太学赋诗,举座嗟而佩服。曾游览东南各地,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均有交往。李白有两首怀念孟浩然的诗。杜甫也有诗赞颂孟浩然。他的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居田园生活。他为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故生前死后皆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10年,诗集编成后,即送“秘府”保存。《全唐诗》收集了他的200多首诗,其中近30首是描写、歌颂家乡的诗,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襄阳城内东北角“鉴湖”附近曾建有“孟亭”。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 
 孟浩然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有《孟浩然集》。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年辈较早的一个,其人品和诗风深得时人的赞赏和倾慕。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他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趣。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另外,孟浩然在诗体的运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读来别有滋味。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位悄悄走进你的童年的诗人,甚至于是终生与你相伴的唐代诗人。时至今日,我相信,你和我,咱们大家,都又读了一些孟浩然的诗,对于孟浩然其人,也一定知道一些他的轶闻轶事,看到过有关他的种种评论,但我相信最难使人忘怀的是李白的《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和闻一多的这一篇《孟浩然》。闻一多的这一篇《孟浩然》虽然篇幅比较长,也不如诗那样琅琅上口,但一经读来,却也是很难使人忘记的。
二、文本解读
1、阅读全文,标识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同座互助)
2、抽查阅读情况。
3、梳理文章。
第一部分(1-2)由孙润夫所藏孟浩然的画像,阐明孟浩然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第二部分(3-5)襄阳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促使孟浩然成为隐士。
第三部分(6)孟浩然的诗歌特点是淡,淡到读者看不到诗。
第四部分(7-8)从文学史的角度评价孟浩然的地位。引用庄子的话,讨论“材与非材”,总结孟浩然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三、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孟浩然诗的“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要点摘录:孟浩然描绘景物,往往用出色的白描手法,用素淡的语言,简洁地写出自己的直觉感受,似乎毫不着力,却富于超妙自得之趣。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却创造出浑然一体、引起读者无穷想象和回味的意境。这种诗,古人评为“最为高格”,“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文中的“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相关链接}过故人庄(孟浩然)赏析
诗文赏析:人称“孟襄阳”之诗无意求工而清新超俗,清新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此诗即可称是孟氏之代表作,全诗用平淡之语写平淡之事,恬淡之中见亲切。 
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场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俗世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普通简单的事情却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间。
[设计意图]
旨在让学生把握文章要点,理解孟浩然诗的特点。
2、文章最后两段以及引用庄子的一段话,应该怎样理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索,整合。)
[学情预设]
学生在进行网络搜索、整合时,可能会出现范围过大而无法整合的情况。这时老师要适时指导,搜索要抓住关键词,整合要把握庄子和闻一多两人的观点。
要点摘录:庄子那段话出自《庄子•山木》。意思是: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象是妥当的位置,其实并不然,所以仍不免累患。庄子认为顺其自然而处世,不刻意追求成材与不成材,就合乎他所讲的真道。
 闻一多认为,用一种眼光看,可以说孟浩然的诗超过了诗;用另一种眼光看,可以说孟诗够不上诗(让人看不见诗,甚至怀疑到底有没有诗)。因此说孟浩然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这似乎是好的,但又“未免乎累”。因为既不同于诗,又不同于非诗,总有点不类,“似之而非”。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孟浩然成为文学史上一位特色诗人。
[设计意图]
旨在让学生学会网络搜索并对材料进行整合。
3、体会文章研究人物的方法
(1)知人论世。
作者研究的对象是孟浩然的诗,但始终把孟浩然这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与诗歌紧密联系起来。从孟浩然所处的时代考察他,从他的人考察他的诗。这样,使得文章在表述孟浩然和孟浩然的诗相互结合,很具有说服力。
(2)多向比较。
行文过程中,为更好地论述,作者使用多方面的对比。开篇用画像中孟浩然的形象和孟浩然的诗的意境对比,表现诗人“人如其诗”的特点。同时,为更好的论证孟浩然的诗歌特征,文章又把孟浩然和陶渊明、王维、苏轼等作比较;为论证孟浩然的隐士思想,又与历史上的庞德公、同时代的隐士作比较。
四、研究性学习
1、备选课题
(1)走进孟浩然 (2)孟浩然其人 (3)我认识的孟浩然(4)孟浩然与陶渊明   (5)“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质”为何以多寡论?
2、研究方法:知人论世       多向比较
3、研究手段:通过www.baidu.com 的搜索引擎查找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验同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 。
4、成果展示:每个学习小组展示一篇研究成果。
[板书设计]
张洎 张祜 李白、杜甫 苏轼
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襄阳属浩然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杜甫:赋诗虽不多,往往陵鲍谢。 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
闻一多:孟浩然是一位隐士,诗如其人/人就是诗。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的孟浩然的诗。 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内的装束,尤其是诗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 孟浩然忠于襄阳,爱襄阳的。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布衣。 孟浩然超出他的时代多么远 “才”如果是指才情与才学二者而言,那就对了。如果专指才学,还算没有说尽。

[评价与反思]
     这是一篇课内阅读课文。本教学设计把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新的要求,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而这一设计充分把握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三者的关系。教师心中装着总目标,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到胸有成竹, 给学生以个性化阅读和探究阅读的空间。教师在阅读中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人,是引导者、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学生阅读“个性化”,决定了语文课本不再是教本,而是读本,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必须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探究氛围。
为此,本课的阅读教学分两步骤进行,第一是读,透过重要段落和关键语句读出闻一多笔下的孟浩然。第二是写,利用网络媒体、小组协作,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孟浩然。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把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扩展其课外阅读,于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