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项羽之死(苏教版高一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23阅读:
字号:|

                                
【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属模块:选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完成)
    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3、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项羽的资料,准备课堂发言“我所知道的项羽”。
2、合作学习:课堂交流之后,归纳总结司马迁的观点,并对此做一番自己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教学难点】
1、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歌曲《霸王别姬》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悟
1、配乐朗诵《项羽之死》(作用: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指导:
“垓下被围”重在抒情,节奏纾缓。
“东城被围”重在叙事,声情激越。
“乌江自刎”江畔陈辞,羽声慷慨。
三、分析文章:
(一)第一段:垓下被围
1、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方面表现项羽的性格特征?
2、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
(二)第二段  垓下突围  被困东城
   1、“田父”为什么“绐”项王,这说明什么问题?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
    2、由于“田父绐”,项王“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双方的力量非常悬殊,项羽何去何从?他为什么说“天亡我,非战之罪”,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
    3、这一部分,运用哪些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三)东城溃围  
1、分析三次战斗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展现了项羽的什么特点?
(四)乌江自刎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三、深入探究
1、讨论项羽为什么失败。(合作探究)
2、太史公的观点:
太史公曰:“(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3、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四、拓展延伸
1、     题乌江亭                                   咏项羽
杜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生当作人杰,
 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                              至今思项羽,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2、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项羽该不该渡乌江?(讨论探究)
结论:性格即人生
五、再次感受项羽的豪迈性格,悲剧人生。
欣赏视频《乌江自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