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57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前五回内容,及在全书的地位作用。
2.学习和运用“点评式读书法”,分析人物形象(林黛玉、王熙凤),并掌握古代小说的欣赏方法。
3.对作品中人物、环境能作出一些评价,对作品中精彩片断进行创作表演,提高分析鉴赏古典小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2.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出场方式、语言、肖像、动作来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课前准备】 
1.影像材料:对电视《红楼梦》进行剪辑,形成三个独立的影像材料:《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宝黛初会》。并在课前组织观看《林黛玉进贾府》。 
2.音像资料:《红楼梦插曲》《终身误》《枉凝眉》《聪明累》《葬花吟》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  视频导入
播放《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互动设计2]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写的是雄主名王,谋臣勇将之事;攻城略地,纵横捭阖之心。
《水浒传》写的是草莽英雄,江湖豪杰之事;仗义行侠,报仇雪恨之心。


《西游记》写的是神仙妖怪斗争之事;是古之儿童唯一能当作童话来读的作品。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3]  走进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原名《石头记》拟作120回,定稿80回,后四十回“迷失”。现多为120回,其后40回为乾隆进士高鹗续。《红楼梦》是通过贾、史、王、薛几大家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内外活动,宫廷贵族的勾结和矛盾,各种男女恋爱的葛藤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琐事,生动而又真实地描绘出一场封建家庭衰败历史的图卷。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清•《竹枝词》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冯其庸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互动设计4]  关于曹霑
曹霑,(约1715—1763),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蓬牖茅椽,绳床瓦灶”
“举家食粥酒常赊”
博览群书,文化底蕴丰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
[互动设计5]  前五回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璎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赏析《好了歌》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赏析】
这首歌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真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的消极色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糟粕抛弃它。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有它的价值。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痛骂,他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虚无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虚无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和尚道士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并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
(注:括号中人物,冷子兴演说时已不在世,括号内的人物,是上一个人物的配偶。)








 
播放《林黛玉进贾府》视频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林黛玉进府路线图》见课件)
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一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第三回的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节选部分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行文顺理成章。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单写与群像结合,描写重点突出,笔法变化多姿。 
[互动设计6]  赏析《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絮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依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用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抒情淋漓尽致,在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美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此诗风格上所仿效的初唐体歌行,是一种流行的通俗诗体,遣词浅显流畅,音节回环复叠,抒情淋漓酣畅。如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都足以让曹雪芹在创作《葬花吟》上取法利用。至于葬花情节,明唐寅有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雪芹祖父曹寅有“百年孤冢葬桃花”诗句,也都能启发作者的想像构思。但《红楼梦》一经问世,黛玉葬花就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前类似的种种描述文字,这也可见其艺术上的成功。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6]  点评式读书法 
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圈点,是在需要评论的地方画圈或点点,做些符号;批评,就是评论。点评的方式有圈点、总批、眉批、夹批等。 
示例:点评林黛玉
1.众人眼里的黛玉(年貌虽小,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怯懦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点评: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3.宝玉眼里的黛玉
例1: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
欣赏方法提示一:要认真揣摩语言,要细细咀嚼品味,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 。
例2: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赐:语言之得体,声声入耳。既表对邢夫人之尊敬、感激,又明自己顾全大局之礼。乃“步步留心”之具体表现也。(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细心多虑)
例3: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连生活习惯也惊奇随俗,可见其小心到了何种程度。)
欣赏方法提示二:由表及里,透过人物言行认识人物思想性格。
“只刚念了《四书》”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点评:因为黛玉发现贾母不喜欢女孩子读书,觉得自己失了口,所以宝玉问时改了口,表现她细心多虑的性格。 
欣赏方法提示三:要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
思考: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欣赏方法提示四: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孤傲自尊
[互动设计7]  学生点评王熙凤
提示:①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对刻画她的性格有什么作用?②“见黛玉”一节中,通过对王熙凤举止言谈的描写,表现了她怎样的感情变化?③“回王夫人”一节中,展现了王熙凤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播放视频《王熙凤出场》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极力铺陈其装扮:集珍珠宝玉于一身。俗气、贪婪、内心空虚。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狡黠)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善于逢迎、狡黠机变、八面玲珑)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察言观色  机巧善变)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精明能干  心计过人) 
王熙凤:长于奉承  位高受宠  虚伪泼辣  机变狡黠  八面玲珑   巧言利舌
[互动设计8]  
点评贾宝玉 
四、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9]  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中哭和笑
文中共25处直接写笑,哪些人物笑了?他们为什么要笑?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后点拨:节选部分共有25处直接写笑。这些人物是:林黛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贾宝玉、探春、丫鬟。(1)林黛玉出于礼貌,不得不笑。尽管她笑得最多,但她的笑是装出来的,是她待人处世“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具体体现;(2)贾母在贾府位居至尊,是喜悦而满足的笑。但她悲后又笑,也不无虚伪成分;(3)王夫人满意王熙凤做事周到而笑,对黛玉爱怜而笑。说明她心存仁慈,为人宽厚、随和;(4)邢夫人回复贾母而笑,对黛玉爱怜而笑。她是以笑为交际手段,是为了处理好与长辈、晚辈的关系;(5)王熙凤纯粹是为了巴结逢迎贾母,装腔作势而笑。通过笑可看出她见风使舵。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又可看出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6)贾宝玉是发自肺腑,出于自然的笑。这反映了他性格上的不受拘束;(7)探春是在宝玉杜撰后会意而笑,说明她性格直率;(8)丫鬟们身份低下必须陪笑。由此看来,不同人物的笑是不一样的。笑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本文中几次写到哭?是哪些人在哭?从哭中塑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点拨:文中总共写了36次哭;出场的主要人物都哭了。黛玉与贾母见面时共4次写到哭。贾母见外孙女时“大哭”,一方面是对外孙女的疼爱和怜惜,另一方面也是为“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的女儿之死而伤心,表现母亲对女儿的亲情和怀念,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发自肺腑的伤感。黛玉在拜见外祖母时也哭个“不停”,她是因见到外祖母,想到自己幼年丧母,孤苦伶仃,不得不寄居他处的悲苦身世而哭。这哭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王熙凤出场后也为黛玉的不幸而哭。但她的哭是装腔作势,是想投贾母所好。当贾母说休再提前话时,她马上转悲为喜,由此可看出王熙凤的善于逢迎,长于随机应变的性格。宝、黛初会,一见倾心,但当他知道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时,便满脸泪痕,体现了他向往平等,要与封建束缚决裂的反抗精神。 
(解说:小说通过人物的哭、笑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通过笑还可使我们产生贾府既是个礼仪之家,又是个虚伪之家的印象。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作品某一共同特点加以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最后不可逆转的悲剧结局) 
五、研讨练习
仔细观察王熙凤出场的电视剧中“贾母调侃王熙凤”的情节,众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唯有一人显出不同的表情。请分析这个人物当时的心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