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我的母亲(语文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47阅读:
字号:|
 【教学目的】
 1.精读能力的训练。
 2.分析方法的训练。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老舍先生精心的谋篇布局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对课文中突出的“软中硬”性格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播放歌曲《懂你》,学生听歌曲。
2.教师讲述:(边看边念歌词)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同学们,听着这首抒情的歌曲,是不是都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呢?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歌颂母亲的名言警句: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3.现在请你用一句话你认为最贴切的话概括一下你的母亲的性格?
点名发言,同学评价教师点评,
4.导入新课:母亲的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举足轻重、独一无二,歌颂母亲的语言可以是华丽的,可以是平实的,可以是深沉的,也可以是稚嫩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语言都是发自我们内心的,其中都蕴含着我们对母亲浓浓的深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所写的《我的母亲》,来感受老舍对他母亲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测:
1.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2.姥姥:前指外祖母,后指老人
    3.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4.出阁:地方语,出嫁
    5.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6.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7.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8.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9.撑持:支撑维持之意
采用抢答法。
这一题目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注重基础的字词的积累。
2.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1966年8月24日含冤去世。老舍1924年夏天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教书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创作出版了《老张的哲学》《二马》等长篇小说,奠定了他在新文化领域中的坚实地位。     
1930年老舍回国,在山东的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担任教授,教书育人之余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和《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微神》等中篇小说。其中以描写人力车夫祥子命运经历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最有影响力,成为老舍的代表作品。1944年,老舍开始了百万字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这部作品有着深刻历史内涵和时代份量的巨著。
老舍在40年代后期曾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归来,怀着对新生活新人物的赞美之情写了很多作品。像《龙须沟》《茶馆》《全家福》《正红旗下》等,由于老舍的努力和创作,使他荣获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文学成就和威望使他成为全国文联和政协副主席,同时他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初期,老舍受到周总理的保护,但红卫兵还是在1966年8月的一天冲击了老舍的小院。这位一辈子不愿扭曲自己心灵的艺术家,愤然投湖自尽了。他以自己宁折不弯的高洁人格力量,替那段历史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光辉的句号。
提前布置让学生在下面搜集相关内容,学生谈不到的教师加以补充
3.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明确文章的题材和创作背景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四.初步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依据“课文提示”所提供的信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理清课文每段的内容,找出叙事脉络,初步了解作者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老师与同学在阅读的基础上小结。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2.请同学们在阅读基础上讨论,体会母亲的事迹、品德、性格,请同学们用“母亲是________”的格式为题说句子。
 要求:在课文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的一生和其优秀品质。
 参考:母亲是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的人,母亲是在父亲去世后,独立抚养三个儿女和姑母的人,母亲是靠给人家洗衣缝衣,手终年鲜红微肿的人,母亲是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总让残破的铜活发着光的人。母亲是永远会让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的人。母亲是无论手中怎么窘,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款待客人的人。母亲是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人。母亲是给亲友,邻居帮忙,总跑在前面的人。母亲是宁吃亏,不逗气的人,母亲是并不软弱的人。母亲是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的人,母亲是能把心横下来,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的人。她是把泪往心里落的人。母亲是把“软而硬”的性格传给了我的人。
3.《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叙事散文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性格特征和对我的影响为纬线,把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根据以上的概括和文中的事例找出母亲最突出的特点,以及对我产生影响的句、段。 
课文前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从母亲那儿“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养成了“好客的习性”,形成了“软而硬的个性”,“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同时,坚持做人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些内容贯穿全文,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母亲的伟大。

五.小结
整体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六.布置作业:
1.再读重点段落(第12,13,15段)体会老舍先生语言运用的妙处。
2.可到图书馆查找一下老舍记述母亲的其他散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体会主旨
1.班上同学轮流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和学生以问答的形式来全面的理解文章,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以及文中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深情。
⑴.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
⑵.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怎样?
参考: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
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颂扬母亲为人热情——“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⑶.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课文读后感受: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教师,是母亲用血汗和毕生精力养育了我们,是母亲把个性、品质传给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真心去爱母亲,敬母亲,呵护母亲,关怀母亲,用最大的努力去回报母亲。

三.精读重点段落
文章13段时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在这段中作者写了几件事情?那些细节描写能体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母爱?并谈谈它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写三件事。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第一件事: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做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不止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的爱,也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第二件事: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着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的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细细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的奉献、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仔细品味,令人潸然泪下。

四.揣摩老舍的语言特色
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是浅显通俗,朴素自然。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提示: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轮廓”的一种画法。
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作者善于运用语言,体现句式的抑扬之美和错落之美。
提示:在一句话内要注意词与词平仄相交,而几句话连用则要注意尾句平仄的互相呼应。整段文字中或骈散结合,或用语上的雅俗结合,参差有变,就显出一种错落之美来。
如“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如课文第11段中用了一些俗语,也有并列句,交错变化,却有哲理,有韵味,有错落之美。
4.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
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达内心的恐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五、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庚(gēng)子闹拳       巡察      凄惨      花矫 
B.窘(jiǒng)迫          折扣      疑虑       承继
C.敷(fú)衍            刮痧       绞脸       贺吊
D.生疏(shū)           火焰      出阁        青爽
2.下面加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自晓至晚(天明)             肥美(好的意思)
    B.庚子闹“拳”(指义和团运动) 刮痧(中医病名,指霍乱,中暑等)
    C.拥挤不堪(忍受)             家谱(依事物类别编的表册)
    老儿子(最小的儿子)           份礼(对办喜事的人表示祝贺的钱或物)
3.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方框中的词语,搭配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生活是这么清苦,__________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________这样,我_________对母亲提升学的话。
    A.尽管 因为 只有 才敢
    B.虽然 但是 只要 才能
    C.因为 所以 只能 才会
    D.虽然 但是 只因 才可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这篇散文是老舍在母亲刚刚去世时为纪念老母而写的。
    B.母亲的一生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性格是勤劳、朴实和为人热情。
    C.《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主要歌颂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D.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是朴素自然,把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
六.课下作业
练习册作业 一、二
预习下一课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文朗读
六  我的母亲
老  舍

母亲的娘家在北平②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③”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人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
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①,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了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父亲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②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落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他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随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
吊——份礼①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挑骨头。她是我们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②——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③”钱——她会刮痧④,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⑤……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可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⑥的那一年。联军⑦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考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
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制,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他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他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了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①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没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了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受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理解

⑴、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
⑵、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怎样?
参考: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
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颂扬母亲为人热情——“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⑶、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⑷、文章13段时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在这段中作者写了几件事情?那些细节描写能体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母爱?并谈谈它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写三件事。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第一件事: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做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不止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的爱,也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第二件事: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着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的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细细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的奉献、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仔细品味,令人潸然泪下。
 

难点分析
揣摩老舍的语言特色:
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是浅显通俗,朴素自然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提示: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轮廓”的一种画法。
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作者善于运用语言,体现句式的抑扬之美和错落之美。
提示:在一句话内要注意词与词平仄相交,而几句话连用则要注意尾句平仄的互相呼应。整段文字中或骈散结合,或用语上的雅俗结合,参差有变,就显出一种错落之美来。
如“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如课文第11段中用了一些俗语,也有并列句,交错变化,却有哲理,有韵味,有错落之美。
4.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达内心的恐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学习指导】
一、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老舍先生精心的谋篇布局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对课文中突出的“软中硬”性格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通过音乐情境的烘托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从叙事的时间顺序上和刻画人物的技巧上,理清课文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认识母亲勤劳的一生和“软而硬”的性格特征,学习老舍先生朴素平实的语言风格。
三、学习方法指导
通过音乐情境的烘托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从叙事的时间顺序上和刻画人物的技巧上,理清课文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以问答的形式,主动探究,学会运用一定方法去学习。
四、课文总体分析
(一)解题
本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贯穿全文,多角度描写母亲的一生,表现母亲的的性格特点,字字句句都饱含真情,读来非常感人。
(二)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写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以及“我”的出生等情况。
作者用概述的笔法,简要地勾勒了母亲的娘家、婚姻、子女、婆家以及“我”的出生等概况,写出了双方家庭窘迫的经济状况和低微的社会地位,为下文写母亲勤劳困苦的一生埋下伏笔,也为下文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作引子。
第二部分(从“一岁半,我父亲死了”到“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写守寡后的母亲的勤俭、朴实、宽厚、倔强和为人热情的性格以及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这一部分,作者用具体事例,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母亲日夜劳作、讲究清洁、好客热情、忍让助人、坚强倔强等性格特点的描写,全面地展现了母亲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敬佩、赞颂和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从“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到“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经入了土”)写母亲对自己幼子爱女的几件感人事例。
这部分围绕“亲情”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师范;第二件,写母亲忍痛割爱,送女儿出嫁;第三件,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作者通过这三件事充分地显示出母亲对子女的无私而深厚的爱。
第四部分(从“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到结尾)写“我”远离母亲后,母亲的念子之情以及“我”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作者以收到家信时的复杂心情深切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痛悼之情,反复手法的运用,使这种情感的抒发更为深切,更为感人。
(三)写法分析
1.课文的有“物”性。这是语文教材最基本的属性。教材作为载体是由一连串实实在在的物构成,如果言之无物,就无法给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就不能给以教育和启迪。例如《我的母亲》就是由以下成串物所组成:
    母亲的身世→母亲的出生与出嫁→母亲生我的遭遇→母亲的勤俭、倔强→为人热情→最会吃亏→“软而硬”的性格→对我生命的教育→母亲对子女的爱→儿子对母亲的爱→惦念母亲→母亲去世→表哀痛之情。
    2.课文的有“机”性。就是成串物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各个物的功能、作用都能对整体负责,而且保持一致。例如第1、2段母亲的身世为她可以勤俭诚实、身体好埋下了伏笔,与后面她的性格形成有联系。第5段父亲在世时的家镜叙述又与后面父亲去世后母亲艰辛支撑一家做了明显对比。第8、9、10段写母亲勤劳、倔强、为人热情的性格;而第11、12段则着重写母亲“软而硬”的性格特征。应注意的是第11段用母亲“最会吃亏”来衬托她“并不软弱”(第12段)。最后一节提到“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又与前面“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相呼应。可以在授课中要特别强调,任何一篇教材决不是孤立的、与上下文毫不相干的内容。《我的母亲》正由于物物相关、路路相通,课文内容也就变是更具体、更深刻,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3.课文的有“序”性。有序性是内容的有机联系与层次结构的反映,成串物是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而不是任意叠加的。老舍写《我的母亲》更是注重了文章内容结构的有序组织和有机结合,使我们读起来感到言之有序,一下子就看到了作者的创作思路。要让学生知道,这种在平实无华中见真功的创作效果是文学大师老舍先生多年积累实践的结果。 
    4.课文的有“法”性。为了加强表达效果,作者在行文时都精心考虑写作方法。每篇教材都是为学生提供写作方法的范例,都是表达技巧的楷模。《我的母亲》为了表达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赞颂之情,作者采取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含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采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四)课文小结
老舍先生深爱他的母亲,这些浓浓的亲情,不管多么平凡,不起眼,只因为它们亲切而深厚,变成了不朽的文字篇章。从全文来看,作者一方面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善良宽厚、为人热情以及坚韧刚强,一方面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从这两方面来表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也是通过一种母亲对子女的爱,子女对母亲的爱构成了舒缓而又深厚的爱之二重奏,使作品具有了特别的感染力。
 

学习资料

【词语积累】
1.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例句:河流两岸是肥美的土地。
2.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例句: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奶奶家的后堂屋里就悬挂着家谱,家里人都虔诚的祭拜着祖先。
3.出阁:地方语,出嫁
例句:儿时在一起玩的小姐妹都长大了,有的已经出阁了。
4.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例句:在村子里母亲是热心肠的人,经常有人请她给婴儿洗三。
5.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例句:象针灸一样,刮痧也是民间医疗的一种方法。
6.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例句:从前的妇女没有地方美容,但是爱美的她们经常相互绞脸来获取光洁的皮肤。
7.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例句: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
8.撑持:支撑维持之意
例句: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作家作品】
感动中国的作家:老舍
——在老舍文字里呼吸京味儿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6/09/content_909338.htm
我能走在老舍写到的那些胡同里,呼吸到老舍小说里的空气,在北京的阳光和风里生活,哪怕有非典,有沙尘暴,那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关怀。——王干
有人问舒乙,能不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把老舍先生的特质说出来,凭这几句话把老舍和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等大师们区分开来。舒乙想出了五句话,他说,这五句话就是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徐虹《1999年2月3日的老舍》
老舍简历
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13年考入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有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论文集《老牛破车》。
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写作剧本,主要作品有:《国家至上》与宋之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另创作有长篇小说《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                       
1944年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全家福》、《神拳》等。

他们说老舍
艺术家老舍—— 
老舍和我们来往最密的时期,是在抗战时代的重庆。我们都觉得他是我们朋友中最爽朗、幽默、质朴、热情的一个。我常笑对他说:“您来了,不像‘清风入座’,乃是一阵热浪,席卷了我们一家人的心。”那时他正扛着重庆的“文协”大旗,他却总不提那些使他受苦蒙难的事。他来了,就和孩子们打闹,同文藻喝酒,酒后就在我们土屋的廊上,躺在帆布床里,沉默地望着滔滔东去的嘉陵江,一直躺到月亮上来才走。——冰心《又想起了老舍先生》
京味儿老舍——
鲁迅说过老舍“油滑”,叫我这半吊子北京人看,这是南方人对北京话的偏见,那不是老舍油滑,而是北京人就这么说话。老舍的作品有时给人感觉软,绕半天圈子不切题,正是有些失之厚道,舍不得,对北京小市民太热爱。他也没法儿不这样,那些人没一个外人,都是亲戚里道街里街坊的。——王朔《我看老舍》
可爱老舍——
老舍是一个讽刺小说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都以讽刺出之。然而决不如鲁迅那么刻薄,反而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或者要感谢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气质。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好人,老舍小说里的李子荣、张大哥、丁二爷,都十分可爱。他口角边虽常常挂着讥嘲的笑意,眼里却蕴着两眶热泪。——苏雪林《幽默作家老舍》
平民老舍——
青岛新建了一座公园,以老舍先生命名,叫做“老舍公园”,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公园之一,这很出乎我的预料。
“老舍公园”的特点是它的现代气息。按照当代国际园林标准来构筑,是它的开放性,完全没有围墙,不收门票;是它的平民性,为公众,包括儿童和老人提供休闲场所。它朴素而又闹中取静。
真是个难得的好公园。
看了这公园,想起了当年老舍先生给青岛“号”的脉:“不管青岛是怎样西洋化了的都市,它到底是在山东。‘山东’二字蛮可以用作朴俭静肃的象征。这个精神使我们朴素,使我们吃苦,使我们静默。”
老舍公园,它的现代性、它的公开性、它的平民性和它的朴素与闹中取静,就是青岛的化身,而且是新时代青岛的化身。——舒乙《有个公园名字叫老舍》
爱屋及乌
受老舍语言影响喜欢王朔
我是一个南方人,到现在北京话也不能听个百分百,要是真正的老北京老胡同说起地道的老北京话来,我就接不上茬,至于说吗,也只能用一用流行的词儿,发音有时还跑调。
但我很喜欢北京话写成的小说,比如王朔吧,我对他最初的认同不是他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他的小说形式,王朔小说的价值观念固然有他的突破性,但王朔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在他之前的徐星和刘索拉以及陈建功、张辛欣等人的作品中已有表达。王朔的小说形式基本上是写实,有时还借鉴一点国外通俗小说的路子,说不上有什么惊世骇俗。王朔真正的价值在于他的语言。我记得我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评论王朔的文章,便是用《王朔的新京味小说》这个题目的,据王朔自己说,这也是他第一次被官方的报纸所评介,大概我没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进行评价的缘故吧。王朔的语言影响的不仅是文学,还有影视,还有媒体,更有网络,现在打开报纸和网络,一不小心就能看到一个王朔味十足的标题。
我对王朔语言的认同是受到老舍的影响。
语文老师以为 “那敢情好”是“那感情好”
很多人不知道我曾经是一个有点疯狂的老舍迷,我见老舍的书就买,买了就读,有一阵我读老舍的作品,就像有人读金庸的小说上了瘾一样,看了一本还想看第二本。我可能把老舍的小说全部看完了(至少1985年前出版的小说)。我知道这在同龄人中不多见。我起初看老舍的小说是因为《沙家浜》里沙奶奶有句台词,叫“那敢情好”,我们的语文老师硬认定这是错别字,应该是“感情好”,并写信反映到上级部门。后来上面解释说“敢情”是北京的方言,我当时就有些疑惑,《沙家浜》说的是我们苏南的事,怎么用起北京方言呢?这该是样板戏的败笔吧?我把我的想法告诉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胆战心惊地警告我,不要乱说,不许怀疑样板戏。
尽管如此,但我对北京的方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敢情”仿佛外语似的,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粉碎“四人帮”之后,老舍的小说是最先解禁的第一批作家作品,他的《骆驼祥子》和《龙须沟》、《茶馆》很快“重见天日”。虽说是“重见”,对我们这些在“文革”中读完中小学的青年来说,却是“首见”,非常新鲜的。“坦率”地说,我第一次看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的剧本并没有感到特别激动,只是感到琐碎,感到一些“无聊”的人在说一些无聊的话,于我心中期待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相差甚远。那时候北京人艺上演的话剧是郭沫若的《蔡文姬》,没有电视,有广播来放演出的录音,我们喜欢听郭沫若带诗味的话剧。但等我读《骆驼祥子》时,我被祥子的命运打动了。在我以前的阅读小说中,从未读过像《骆驼祥子》这样以所谓“中间人物”为主角的作品,也从没读过这样零度感情呈现的生活状态、原生态的小说。我也不明白文学史为何说它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如果这样的话,批判现实主义是不是比现实主义更有力量?或许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对现实主义的问题进行思考,之后才会有“新写实”之类的话题,其实“新写实”就是一种回归,回归到老舍式的现实主义上面来,当然融进了新的技巧和观念。
老舍的小说让我明白了小说是生活不是“文采”
这是后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他小说的语言,在这之前,我常常听人说“学生腔”这个词,我并不是太明白,我甚至觉得那些学生腔还是一种文采呢可我读了老舍的小说之后,明白了什么是学生腔,明白什么是小说的语言,小说不是文采,小说是生活。记得《骆驼祥子》的开头这样写道:“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地道的口语,地道的北京话,没有摆出一副教师爷的架子,也没有做出一副学问家的样子,像是聊天,又像是侃大山,完全生活化的叙述。老舍小说发出的那种特殊语言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后来又买了《离婚》、《二马》、《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小说,一本一本地看,着了迷。更重要的是我对北京话的表现力简直推崇备至,我在老舍小说中不仅找到了“敢情”一词,还发现“敢情”除了“那敢情好”的语义之外,还有另外的语法,比如《骆驼祥子》中:“怨不得你躲着我呢,敢情这儿有个小妖精似的小老妈儿。”这儿的“敢情”是指发现了原来没有发现的情况,和“那敢情好”的当然之意不同。
老舍小说中大量的北京方言并不造成阅读障碍,在语境中能明白意思,但我不过瘾。为了更好地了解小说,也是更好地了解北京话,我还专门买了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玉秀编著的《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词语例释》,像读词典似的,读得饶有兴趣,我就能明白钱钟书读词典为什么读得津津有味。所以1987年到《文艺报》工作不久,我时不时地蹦出几句北京话来,让同事们一愣,你刚来不久,倒学得快!其实我只能说词儿,连不成句子,那些词都是当初读书读来的。
到了北京你就会发现老舍与这座城市是融到一起的
我是通过老舍的小说来了解北京,并且爱上北京这座城市的。除了对老舍小说中的语词感兴趣外,我对北京的地名也充满了兴趣。所以没有到北京之前,我对北京的地名已经很熟悉,一到北京就感到格外地亲切。北京城的可爱,除了历史、文物、风景之外,老舍也是北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老觉得文学史对老舍的评价没有到位,仍然偏重于意识形态的标准。就文学本体的价值而言,老舍和鲁迅是一样的高峰,如果就语言的影响而言,他仅次于毛泽东、鲁迅,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语言的影响,随处可见。以前我不明白汪曾祺、林斤澜为什么老爱模仿京腔说话,也不明白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为什么那么推崇老舍,但你到了北京,你就会发现老舍与这座城市是那样地融到一起,你会发现北京话是那么的迷人。
我常常听人说一本书、一个作家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候会觉得那是一种夸张。如果说谁的作品改变了我的一生,我自己觉得也有些矫情,可他又确确实实影响你的人生进程。比如我吧,两进北京,就是对北京城的一种迷恋,对北京文化的钟爱。第一次到北京是个青年,有闯天下的成分,1989年回到南京。12年之后,年近不惑,在南方已经过得上小日子,但北京在我心里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有时候你会感到那种诱惑在心里燃烧,禁不住燃烧我又重返北京。很多人奇怪,我自己知道我的血液里有北京文化的基因,虽然这些年有到上海、广州、昆明和其他城市发展的机会,而且条件还不错,但我知道这些城市精神和我没有血脉上的联系,我宁可和那些刚分配的大学生住在一起。因为我能走在老舍写到的那些胡同里,呼吸到老舍小说里的空气,在北京的阳光和风里生活,哪怕有非典,有沙尘暴,那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关怀。——王干
我和老舍说相声(节选)
老舍嘱咐我说:“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气力,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爆出一片彩声,哄堂大笑,用句术语来说,这叫做‘皮儿薄’,言其一戳即破。”我听了之后,连连辞谢说:“我办不了,我的皮儿不薄。”他说:“不要紧,咱们练着瞧。”
相声里面的粗俗玩笑,例如“爸爸”二字刚一出口,对方就得赶快顺口答腔地说声“啊”,似乎太无聊,但是老舍坚持不能删免,据他看,相声已到了至美的境界,不可稍有损益。是我坚决要求,他才同意在用折扇敲打我头的时候,只要略为比划一下而无须真打。我们认真地排练了好多次。
到了上演的那一天,我们走到台的前边,泥雕木塑一般,绷着脸肃立片刻,观众已经笑不可抑,以后几乎只能在阵阵笑声之间的空隙,进行对话。该用折扇敲头的时候,老舍不知是一时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反诺言,抡起大折扇狠狠地向我打来,我看来势不善,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了我的眼镜,说时迟,那时快,我手掌向上两手平伸,正好托住那落下来的眼镜,我保持那个姿势不动,彩声历久不绝,有人以为这是一手绝活儿,还高呼:“再来一回!”
没想到胜利来得那么快,更没料到又一次浩劫来得那么急,大家的心情不对了,我们的这一次合作成了最后的一次。——梁实秋

【相关资料】

1.名人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谬的一天,就算你有一台电动的骗人机器,你也骗不过你的母亲。——荷马•辛普森(风靡美国的卡通系列片《辛普森一家》中的爸爸)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母亲对我的爱之伟大让我不得不用我的努力工作去验证这种爱是值得的。——夏加尔(法国绘画大师) 
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芭芭拉•金索尔夫(美国当代著名作家)
2.推荐文章
丰子恺的《我的母亲》、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
3. 相关文章

母亲是真正的教师
泥猫供稿
http://sdx123.nease.net/gjc/ls/ls02.htm

在北京西城的护国寺后面,以前有个胡同叫“小羊圈”。这胡同里的门垛子上,差不多都画着“鸡爪子”,这些画上去的白道道,五道儿一组,原来,这是赊帐的标记,画的白道道越多,欠的钱粮就越多。
过去,这小胡同里的住户一天只吃两顿饭,最惨的是用一两个铜板买来很多酸豆汁,掺几颗粮或者菜叶子在里面,熬成一大锅稀粥,全家用来充饥。
著名作家老舍就诞生在这个像“小羊圈”一样的穷人窝里。
老舍出生不久,他的父亲便去世了。一切家务就都由母亲操持了。白天,她洗几大盆衣服,晚上就着小油灯缝缝补补,一年到头,天天操劳到半夜,挣几个可怜的钱来养家糊口。
老舍曾这样写到母亲:
妈妈整天的给人家洗衣裳,有时候月牙儿已经上
来,她还哼哧哼哧的洗,那些臭袜子,硬牛皮似的,都是
做买卖的伙计们送来的。妈妈洗完这些牛皮就吃不下饭去。
“妈妈的手起了层鳞,叫她给搓搓背顶解痒痒了。可是我不敢常劳动她,她的手是洗粗了。她瘦,被臭袜子熏得常不吃饭。”
老舍的妈妈有时还咬着牙给人家当女仆,挣了钱供儿子去念书。
母亲给老舍的影响最深,老舍后来曾经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亲教会了老舍做人,教会了他劳动。
 
 
母亲的教诲———老舍称母亲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作家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的父亲是清朝皇宫的一名护军,在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不幸阵亡。当时,老舍只有一岁半,是母亲一人把他从小带大的。
老舍先生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妇女,她爱干净,桌面上从不留有灰尘,柜门总是擦得清洁明亮。她常常叫年幼的老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母亲要浇花了,他就去取水;母亲扫完地了,他就去撮土。慢慢地养成了他爱清洁、爱整齐的好习惯。乃至成名以后的老舍仍然保持着自己收拾屋子、取水浇花的习惯。而且他的每篇作品也从不潦草敷衍,总是整齐地书写清楚。
老舍好客,待人极端热情,有求必应。这些性格,也是母亲传给他的。
他的母亲会给婴儿洗澡,会刮痧,会给孩子剃头,会给小媳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到的,都尽力去做。客人来了,不管手头经济多么拮据,也要设法弄点东西去款待。谁家有事要帮忙,她总是跑在最前头。
他的母亲要强、豪爽、硬朗。在兵荒马乱之中,在刺刀下,在饥荒里,她挺身而出,为保护自己的儿女而承受一切艰难困苦。他也最肯吃亏,从不跟别人吵架。
老舍继承了他母亲的性格。
在重庆的时候,他的生活相当清贫,但是老友相逢,卖了大褂,也要上一趟小馆,盛情款待。
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没有地方,老舍出面去借;没有钱,老舍出面去募捐;有人被捕,老舍出面作保向国民党政府要人,千方百计进行营救。
老舍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母亲的影响和朴素的教育,给老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在纪念母亲时曾这样说道: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多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邹韬奋:我的母亲

邹韬奋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不久以前,出嫁后的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 
在我年幼的时候,知道担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笔政的朱胡彬夏,在当时算是有革命性的“前进的”女子了,她反抗了家里替她订的旧式婚姻,以致她的顽固的叔父宣言要用手枪打死她,但是她却仍在“胡”字上面加着一个“朱”字!近来的女子就有很多在嫁后仍只由自己的姓名,不加不减。这意义表示女子渐渐地有着她们自己的独立的地位,不是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了。但是在我的母亲的时代,不但不能学“朱胡彬夏”的用法,简直根本就好像没有名字!我说“好像”,因为那时的女子也未尝没有名字,但在实际上似乎就用不着。 
像我的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父亲做官,人们便叫做“太太”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生的那一年是在九月里生的,她死的那一年是在五月里死的,所以我们母子两人在实际上相聚的时候只有十一年零九个月。我在这篇文里对于母亲的零星追忆,只是这十一年里的前尘影事。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那时我的父亲还在和祖父同住,过着“少爷”的生活;父亲有十来个弟兄,有好几个都结了婚,所以这大家族里看着这么多的孩子。母亲也做了这大家族里的一分子。她十五岁就出嫁,十六岁那年养我,这个时候才十七八岁。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生平所见过的女子,我的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母亲的可爱。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后来祖父年老告退,父亲自己带着家眷在福州做候补官。我当时大概有了五六岁,比我小两岁的二弟已生了。家里除父亲母亲和这个小弟弟外,只有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做官”似乎怪好听,但是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 
我还记得,父亲一天到晚不在家里,大概是到“官场”里“应酬”去了,家里没有米下锅;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要先在庙前人山人海里面拥挤着领到竹签,然后拿着竹签再从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中,带着粗布袋挤到里面去领米;母亲在家里横抱着哭涕着的二弟踱来踱去,我在旁坐在一只小椅上呆呆地望着母亲,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穷的景象,只诧异着母亲的脸何以那样苍白,她那样静寂无语地好像有着满腔无处诉的心事。妹仔和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离开她,把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母亲。 
母亲喜欢看小说,那些旧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媚媚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销。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和在上面看到穷的景象一样地不明白其所以然。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点儿莫名其妙!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说来可笑第一个请来的这位老夫子,每月束修只须四块大洋(当然供膳宿),虽则这四块大洋,在母亲已是一件很费筹措的事情。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教师的每月束修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于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才坐了一会儿,又被母亲赶上床去睡觉,她说小孩子不好好的睡,起来干什么!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母亲死的时候才廿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 

                                              一九三六,一,十日深夜
我的母亲

胡适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学者、作家。有诗集《尝试集》,学术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并有《胡适文存》、《胡适文集》等行世。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诌诌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分!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一八九五——一九○四)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下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里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便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吃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子。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后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的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