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写作教案: 第三章 写作客体论1 (语文版高一)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05阅读:
字号:|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客体是如何进入主体心灵的以及材料的含义与生成
教学重点:
客体是如何进入主体心灵的以及材料的含义与生成
教学难点:
客体是如何进入主体心灵的以及材料的含义与生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客体是如何进入主体心灵的
客体是怎样进入主体心灵的呢?心理学家们说,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倾向于看到的东西,是看到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这句话,披露了聚材的基本奥秘。
    1、注意是座门
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谈到“注意”时曾生动地比喻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注意”是认识的开端、认识的基础。“注意”所指向的东西,便是我们所认识到的东西。没有“注意”,便没有认知。
“注意”所及,便是我们看到的。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的耳目五官是死的,心思也是散的。
2、需要和兴趣是内在的驱动力,并直接控制着认识的目标指向
一般认为,“注意”基于“兴趣”,“兴趣”缘于“需要”。也可以反过来推:是“需要”产生了“兴趣”,“兴趣”调动了“注意”。
“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的内在动力,作者需要什么,他就会对什么感兴趣;他对什么感兴趣,便会把自己的注意投向什么。


3、知识和经验是认知的基本条件,并影响到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是凭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认识客观事物的。如果我们对客观事物一无所知,结果也就一无所获;如果对客观事物知之甚多,结果也就知之甚多。
4、思想、观念与情感对认识产生巨大的影响
知觉具有理解性。高度发展的知觉,不仅具有理解性,还能对感知对象进行价值判断。在聚材中,作者总是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各种文化观念来审视、评价客观对象。
情绪、情感的常态是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体验。这种常态的情感、情绪,对观察的影响不像激情那样强烈,但它往往给对象蒙上一层情感色彩。
5、思维程度影响到认识深度
就写作而言,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在他的思维的参与下,对某种认识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他的思维程度,也明显地影响着他的感知。
6、心理定势给认识以潜在影响
定势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E•缪勒等1889年首次提出来的,后来又衍化出心理定势、认知定势、思维定势等概念。所谓定势,即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了继起的心理活动。
二、材料的含义与生成
1、材料的含义
所谓材料,是指作者用以形成、提炼和表现文章主旨的事实和观念。它包括事实现象,也包括了理论观念。不论写进文章还是未写进文章,都属材料。所谓聚材,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去收集、积累材料。
材料收集要尽可能地多,尽可能地广,尽可能地全面、具体、深入、细致,尽可能有自己的发现。
2、材料的生存
(一)心灵化
 生活万象纷呈,纯粹客观的事物无法构成材料,只有经过作者对生活的选择、消融、沉淀、简化、组合,转化为审美意识,再经过理性的梳理、安排与调整,才能转化为特定的表达对象。
(二)价值判断
对材料的把握,无疑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应当以当代人的文化精神、文化追求、学识、眼光去比较、选择、扬弃、整合材料,看它是否可以写进文章。
(三)感觉具体
对文学材料的捕捉要具体,要有真切的细节,要在声、光、色、形、味方面抓住特点,要细腻化。
(四)有所发现
就写作来说,“发现”是多方面的。发现事物的本质,发现某一问题,发现某一规律,发现某一新奇的细节,发现某一特点,都是发现。发现的要义,在于发现前人还没有看到的东西,发现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
3、材料的生存与作者的审美修养
材料的生成,无论哪类写作,都与作者的美学修养有关。具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在心物的交感过程中才可能“心有灵犀”。否则,作者的感觉和思想都将十分迟钝木讷。作者的美学修养包括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审美趣味以及审美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性的知识系统,直接影响到作者对材料的感应和取舍。
4、材料生成与作者的业务水平
(一)目标性
实用写作的聚材,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二)专业性
  实用写作的材料采集,还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中有些材料的采集,得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进行。
(三)客观性
实用写作采集的材料,必须是生活中曾有的事情,其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乃至其中的细节、数据,都不能错。
5、怎样做好聚材工作
(一)要努力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注意”
(二)努力营建好自己的认知“格局”
(三)进行积极的思维
三、布置作业
1、简述作者的美学修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2、做好聚材工作需要做了哪几占?

 

林云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