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对照阅读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15阅读:
字号:|

备课人:骞春江   日期:2008.03.06
教学目标:
1、对比鉴赏不同词人笔下的具有婉约风格的思念之情。
2、在对比中把握两首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赏析《江城子》一词中虚实相生的手法以及两词共同使用的对写手法。
2、品味同为婉约词选取的景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
            对比鉴赏两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对比鉴赏
教学过程:
    一:旧知反馈。
提问背诵《颁奖词》。
罗映珍----用爱唤醒沉睡丈夫。
孟祥斌----年轻军人舍己救人。
     (提醒背诵时注意节奏,语调。)
 二:导入。
   “大爱无疆”,罗映珍用一个传统女人最朴素的方法又一次证明了这个真理。夫妻恩爱,是一种超越了爱情的亲情,这种心心相依,忠贞不渝的亲情被分裂时,当我们看到孟祥斌的女儿提着爸爸的鞋子在桥头上痛苦欲绝时,我们的感动怎么能够克制?我又进一步想了一下,孟祥斌的妻子在自己的丈夫离去之后的日子中,一定会日日以泪洗面。她对丈夫的思念远不是只用泪水可以冲刷得完的。    人生处处是离别,故而就会有离别后的思念。也许异地之别的思念还会又再次相逢的期盼,那么,生离死别的思念,只能让人欲诉无处,只待用痛苦煎熬着的内心数着缓缓如流水却流不尽的凄凉。    苏轼是豪放派的词人,然而这并不排除他的心中也会又悲凉的思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悼念亡妻之作。


三:介绍《江城子》写作背景。
    苏轼的妻子王弗在16岁时嫁给苏轼,二人两情相悦,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然而,十年之后,王弗不幸早逝。27岁,正值王弗如花似玉的年龄,二人的甜蜜生活才刚刚开始不久,苏轼悲痛欲绝,久久不能忘记。独自一人的生活十分孤独难熬,就这样熬过了又十个年头,此时的苏轼任职山东密州,一夜梦回往昔,有感而作此词。
四:整体感知。
1、 生齐读,师点拨、评价、纠正。
2、 师朗诵,带着感情,将学生引入情景。
   五:内容分析。
   (一)分析上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分析:时至苏轼写这首词时,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了。二人相互思念遥遥相望,却又杳无音讯,两茫茫写出了苏轼无限的思念和惆怅。这十年来,苏轼历尽奔波。先是与王安石不和,受尽排挤。后又在密州任职时遭遇灾荒,忙于处理政务。某中程度上,苏轼无暇思念,但更多的是,苏轼不能承受思念之苦,不敢去触及思念的弦。故而不思量,却仍然难忘。越不去想,就越不容易忘。从“自难忘”中也看到苏轼对王弗的思念历久弥深。
(板书:时间久)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分析:王弗死后埋葬在故乡四川,而此时的苏轼在山东密州做官,两地遥遥,相差千里。亡妻孤苦一人,既遥远又孤单,满腔的凄苦之情无由向亲人诉说,故说“无处话凄凉”。夫妻不能共话,不仅在于距离遥远,更在于生死的界线无法超越。
(板书:距离远    生死相隔)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分析:即使生死可以沟通,夫妻可以重逢,又如何呢?
明确:应不识。
提问:为什么不识?用几个词来概括这几句话描绘的作者的形象。
明确:历尽沧桑,面容憔悴。
     (二)小结。
1、上片写梦前,几经分合转折,抒发了作者对亡妻思念不已的一片真情。
2、提问:在上片中,词人为抒发对亡妻的思念选取了什么样的意象?
   明确:孤坟  词人自己憔悴的面容。
   追问:用的什么样的笔法?是如水彩般的细腻描绘,还是如素描般的粗笔勾勒?
   明确:粗笔勾勒。选取意象时从大处着笔,用粗笔勾勒的笔法。
     (板书:粗笔勾勒)
3、这首词是记梦,可文已至半,却还没有写到梦境,为什么?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至深自然就能入梦。上片在写梦之由。
      (三)分析下片。
以下写梦境部分。
齐读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分析:写到梦境中见到妻子还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十年了,这个以前幸福生活中的场景词人始终不能忘掉。十年时间,积攒了多少的思念想要倾诉,然而思绪如麻,又当从何处说起?于是,竟无语凝噎。满腹的相思都化作了热泪千行。
提问:这几句是虚写还是实写?
明确:本词为记梦之作,有明确的日期,所以说应确有其梦。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实写。可是,梦本来就是虚幻的,所以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
(板书:梦之境 虚实相生)
 小结:以上几句写梦之境,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分析: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树的上冈上,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悲伤。写自己怀念亡妻,却料想对方为怀念自己而柔肠寸断,这是什么手法?
明确:对写。
(板书:梦之感  对写)
总结:本首词共三部分,运用了虚实相生,对写等手法,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
苏轼本为豪放词人,但由于与亡妻伉俪情深,所以借粗笔勾勒的手法写出了生死相隔的思念。那么,我们再来看一首婉约派女词人如何来写异地相别的思念。
六:赏析《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 写作背景介绍
李清照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情十分细腻,对于花开花落,四季变化也很敏感。赵明诚在择妻时作了一个梦,梦中注定要有文词之妻,而李清照与赵明诚有是门当户对,并且志趣相投,于是,两个人的婚后生活十分美满。但美中不足的是,赵明诚在太学读书,一个月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长期的独守空房,使李清照深感闺中的寂寞孤独,春去秋来,眼见时光如流水一般偷偷溜走,而自己只有孤独寂寞相伴,只能用词来排遣内心的忧愁。于是创作了本词。
(二) 内容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分析:首句写红色的荷花开始凋谢了,白色的竹席也有些凉了,秋已深了。词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融入了一种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是一种融情于景的写法。
(板书:融情于景)
接着写她再次去划船的景象。这句的意思是: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罗裳”,是绸制的丝裙子。“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这两句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看到的是无限春光美景,双栖的鸳鸯,烟柳画桥。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分析:前秦窦滔之妻苏若兰曾寄给她丈夫一首织锦回文诗,后来借锦书指代夫妻之间来往的书信。清照所盼望的自然是赵明诚的来信,遗憾的是一直等到 了月满西楼,而此时雁自回时,却没有为她带来锦书,于是心中难免就会产生失落和伤感。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分析: “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两人分居异地,却有同一种相思。自己的闲愁自己有深切的体会,又设想对方的闲愁也不易排遣。
(板书:青春易逝  无人欣赏)
  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体现了愁绪转移的迅速,丝毫没有间隔。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总结:1、提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李清照的愁的话应该是什么呢?
明确:闲愁。
追问:词人是用什么意象,什么手法来表现闲愁的?可以与上首词相对照。
明确:选取景物从小处着笔,用细腻之笔描绘。
(板书:细腻描绘)
2、本首词选取细处之景,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与丈夫分居两地思念的“闲愁”。写出了婉约女词人的细腻之心的思念。

七:总结 比较鉴赏
一个是豪放男词人,一个是婉约女词人;一个是生死相隔,一个是异地相别;不同的际遇,相同的离愁和思念,又不同的程度,更用了不同的手法。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这两首词的异同。
明确:同:
1、 都写别后的思念之情。
2、 在风格上都是婉约词。
3、 都用了对写的手法。
异:
1、 苏词选景从大出着笔,用粗笔勾勒;而李词从小处选景,用细腻之笔描绘。
2、 苏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而李词侧重写实。
3、 苏词写生死相隔的思念,感情真挚,催人泪下;而李词写异地相别的闲愁,描写细腻,却少了苏词当中蕴含的沉痛的感情。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比较鉴赏文字。
要求:从选取的意象,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情感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写成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