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08阅读:
字号:|
林安福
[设计思想]
《故都的秋》选学于高一下期语文教材一单元。这篇课文和前一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后一篇陆蠡的《囚绿记》同为三四十年代现代散文大家的文质俱佳的现代散文作品,其共同特点是承继了中国诗文传统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而因不同的人不同的文章表现为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总分结构的文章方法,进而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基本特点;
(2)通过艺术画面的具体分析,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明确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具体作用,学习叙议的结合形式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4)学习本文清新质朴、秀美典雅、蕴藉奇警的诗化语言,提高学生作文表情达意的语言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荷塘月色的国画和几张拍摄秋景的照片(或课件),启发学生由画及文、对比观照加深对课文体式的理解。
这是一副全方位描绘荷塘月色的幽美、静谧的工笔画,这是一组具有地域特色、都市生活味的风景写意画,我们古人说得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学习了《荷塘月色》,现在不妨又读读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是不是也会感受到优美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一副画,也可以说“文中有诗,文中有画”。


二、通读全文
请同学们在粗读课文中感受课文的诗情画意。
三、了解作者
捧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不由人不深深陶醉在文章情景交融、形神契合的诗情画意之中,而要深入阅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我们就需要对作者有所了解。
1、布置学生默读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抽问学生,要求用简短的话概述介绍郁达夫。
2、就学生存在的概述不清、要点不明、语无伦次的毛病,老师逐问后,与学生一起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述。
抽问为:1、作者是哪里人2、作者什么人3、作者的学习情况4、作者的成品作、代表作是什么5、有些什么文化活动6、有些什么作品和影响7、何时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去世
四、把握词语
1、学生查阅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如萧索、落寞、幽远、颓废、点缀等5个,
2、学生就“清”、“静”为词根各组词后从中确认切合课文情景的3个词语,并说出理由。就“悲凉”一词找出的5个同义词并加以辨析。
如:①清─── 清冷  凄清  凄清  冷清  清丽  清新  清幽  清爽
②静─── 静穆  恬静  幽静  宁静  安静  幽静  静谧
③悲凉── 悲哀  悲痛  悲苦  悲伤  悲哀
3、师生讨论,确认上题正确答案。
五、体会情感
学生例举熟悉诗文两篇,初步体会与本篇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
例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2、马致远的《秋思》
3、杜甫的《秋兴》
第二课时
一、文本精读
(一)诵读指导,感受作者感情基调,弄清秋之“深味”
1、齐读一自然段
2、抽读学生后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3、教师范读,进行换读,体会作者向往、匆促、倾慕北国之秋,真挚、炽热的思想感情。如换读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来得清、静、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到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看一看北平的‘秋’,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4、提问学生,作者“秋味”何所指?》?阅读二自然段,指出南方的秋有什么特点?
通过以上诵读,让学生理解作者从地域(南北对比)和时间上(十余年)对北国之秋情深意挚的向往、倾慕、赞美的思想感情,抓住北国之秋的“秋味”──清、静、悲凉。
二、师生合作,剖析画面,深入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方法。
1、学生阅读全文二部分内容,分别用二、三、五字概括画面内容。
在讨论的基础上,确认为:
景物│      <色   ┄┄┄   形   ┄┄┄   声   ┄┄┄   味   ┄┄┄   实>
│      秋晨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      秋晨图        秋槐图        秋蝉图        秋雨图        秋果图
景象│      清晨静观图    落蕊轻扫图    秋蝉残鸣图    都市闲人图    胜日秋果图
图景│      
2、引导、点拨学生、理解作者的构图形式和融入的思想感情。
⑴作者抓住北国之秋的景物,晨、槐、蝉、雨、果,以这些景物为中心勾勒描摹了五幅画面,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具体形象生动,在指导学生分析五个画面时,可联系导语引入的介绍和对比朱自清《荷塘月色》、《春》,让学生切实理解画面的地域特色、生活味的特点以及写意组画的构图形式。
2、在指导学生理解画面特点、画面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入理解融情于景的第二层次。可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秋思》为先导,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画面中的融合。
[理解一]
学生背诵马致远的《秋思》,理解这首词的情和景。
①这首词写了哪些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共11个景。
②作者寄寓这些景物是一种什么样的情?
人不能归,远在天涯,或在征途,或在旅途,或在考途,求功名,或经商,或征战,只身前往,前途渺渺,顾影自怜,画中人怎不断肠,怎一个“情”字了得,这个情就是伤感、惆怅、孤独、寂寥。
[理解二]
①学了《秋思》,我们看郁达夫是一种什么思想感情在写《故都之秋》?
作者生活写作本文的年代,日寇入侵、民族蒙难、社会黑暗、政局险恶、官僚污浊,作者本人家庭不幸,个人横遭迫害,携妻契子,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来在北京,面对故都之秋,作者抒发的是他对故都一腔灼热、真挚、充沛而又不乏感伤、悲凉的爱国之情。
②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思想感情寄寓在北国之秋的画面之中的?
画面一:“清晨静观图”中,作者描绘、置身于怎样一个环境之中?碧绿的天色,翔飞的驯鸽,破屋破壁、蓝色的牵牛花、尖细且长的秋草,这景象予人感觉是那么冷清、清丽、破败,而作者置身这样一个环境,于皇城人海中,百无聊赖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的阳光”,或“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显得是那么孤独、寂寞,甚或落魄,从中隐隐透露出作者自画像的‘我’内心是何等的“忧伤、悲凉”。
画面二:“落蕊轻扫图”中,落蕊无声,轻扫留纹。树之凋零,尚存落叶,雪泥鸿爪,留有脚印,往事如烟,不见痕迹,作者触景生情,怎不唤起人对自然、对人生顾影自怜的悲哀?
画面三:“秋蝉残鸣图”。托物言志,骆宾王借蝉寄托遥深,作者这里何尝不是借蝉声喻比执政者辜负了作者对国家一片钟爱之忱,对故都一片热爱之情。自然界的蝉秋来时自然有声,处于厄境困厄的作者,何尝不是发出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慨之声?
画面四:秋雨闲人图中,作者描绘的风是“凉风”,雨“息利索落下”,雨后踱出的“都市闲人”对话,一声叹息,一声对答,无穷的感喟,且止是谈天说地,分明一语双关,透过天气说出自然,人生社会的感受,整个画面冷清、凄清、幽静,直透出一种沁人骨髓的“悲凉”。
画面五:胜日秋果图中,作者写出“胜日秋枣”那清丽、清新、恬静的一派景象,作者称这奇景是黄金般的日子,可这美好的景象、绝妙的胜日转眼将为“尘沙灰土的世界”所取代,作者“惜秋”“哀秋”的思想感情脱纸而出。
[理解三]
1、作者是怎样在前面“绘秋”的基础上“赞秋”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与文首是怎样照应的?
2、体会作者文末比喻和假设之语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练习:
1、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辨析下列句子。
①作者写“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语言表达上有没有毛病?
②作者先写“碧绿的天空”,接着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样表述是否前后统一?
③作者写“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真是这样吗?不是,该怎样表达才显确切?
3、找出文中对比映衬的句、段,体会它在突出中心的作用。
 

林安福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