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讨论式教学”中调动后进生参与的策略(人教版高一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43阅读:
字号:|
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讨论式教学”正是体现新课标理念,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式。
“讨论式教学”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既体现全面性、全体性,又体现差异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正确自如地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
“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实施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由于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学生的表现欲望逐渐的由课堂上向课堂下转移,教师在调动其积极性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成为了施行“讨论式教学”的最大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能调动后进生参与的积极性,决定着“讨论式教学”施行的成败。


一、调动后进生参与讨论的原则
(一)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表现形式。
1、认识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都应受到充分的尊重。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服务的,语文教师要为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要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因此,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应该而且必须是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具有强烈的民主性。
2、热爱学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来自教师充满爱的赞赏、鼓励,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学生爱与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能成为促使他们奋发学习的原动力。他们就会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热爱学生就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关爱每一个学生,随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不偏爱,不苛求,无微不至,刚柔并济。尤其对后进生,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悉心指导。不急不躁,亲切融洽,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
(二)科学性原则
1、了解需要
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实施“讨论式教学”的心理依据和前提。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实施讨论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思维和方法,个性心理特征,甚至他们所处的环境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方略,设计出与学生水平相应的讨论题目,实现课堂讨论的优质高效。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发展天性,培养人才。
实施“讨论式教学”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施行中既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最优问题,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3、知情并重
语文教学,不仅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而且还要求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开展“讨论式教学”就应该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等),开发智力,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审美等),要做到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讨论式教学”中阻碍后进生参与的因素
  (一)自卑心理
这类后进生大多思维不活跃,注意力容易转移,加上学习不得法,缺乏学习动力,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思考,表情呆滞。面临问题时,常常产生紧张 、自卑、畏惧、焦虑等心理。他们对学习丧失信心,自甘落后,认为学习是个苦差事,报以厌倦、懈怠的消极态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他们实在提不出什么不同意见;另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即使提出了意见,万一说错,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
(二)惰性心理
这类后进生,是由于学习中的惰性造成的。与其自己动脑,倒不如听听人家的发言,坐享其成。课堂上,学习稀稀拉拉,动作迟缓,边学边玩。讨论问题时他们漠不关心,该想的不想,该说的不说,该动笔时,也懒于动笔,回答问题时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全盘接受。
(三)逆反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后进生,是由于某种原因,如对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不理解或自己成绩差遭到同学、家长的冷遇等,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课堂上扰乱纪律 ,注意力分散,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装模作样,或闭口不答,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不愿思考,冷漠得像个局外人。
 三、消除后进生参与障碍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营造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正是克服后进生上述心理障碍的重要性对策。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大胆发言。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和关爱的眼光投向每个后进生。学生间要求做到无嘲笑。这样后进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激发兴趣,引起关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文学科的课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趣味性。语文课堂不应该是机械、刻板、枯燥的,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在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后进生。激发了兴趣,自然,学生对文本、对课堂就会主动关注,而不是被动接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授《我有一个梦想》,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美国黑人为什么会在社会中处于最底层?并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这样,学生的兴趣极易被调动,不仅如此,而且这个问题对于理解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与他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而甘愿牺牲的精神不无裨益。
(三)因人施教,提供机会
新课标要求教师更应注重因人施教,在充分了解每个后进生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参与课堂讨论的自信和勇气。平时教学时,宜采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学习目标因人而异的方法,对后进适当地降低难度,给他们提供机会,回答一些与他们的知识能力发展程度相近或略高一点的问题。让他们在老师信任,同学赞许的气氛中完成任务,尝到成功的甜头。当他们发表意见时,及时予以鼓励,尽可能地给予表扬,这样使他们干劲十足,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教学《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笔者主要设计了两个讨论的问题:“我”在地坛思考了哪些问题?“我”的心路历程与地坛景物有何关联?
这两个问题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前一个问题简单,针对后进生,后一个问题复杂,针对中等以上的学生。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阅读文本,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保证讨论的实效,保证讨论的全员参与。
(四)优化组合,保证参与
实施“讨论式教学”,学生分组以4—5人一组为宜,为了保护后进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考虑这样实施:
1、师生组合。把后进生并为一组,使他们无心理负担。教师参与其中,对讨论中的重点、难点可用提示、暗示的方法,巧妙地给后进生铺垫成功的台阶,使他们在发表意见中有水到渠成的感觉。教师要平易近人,让后进生接受你;要有耐心,多用鼓励的言语,赞扬的目光,商量的语气,和后进生们一起学习探究,使他们愿说敢说,积极表达。
2、差异组合。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优等生对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对后进生 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班级的排位方法是以优等生为中心的“茶馆式”。
3、自由组合。由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小组,让后进生寻找与自己爱好相投、感情融洽的学习伙伴,这样他们在讨论时便会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
(五)优先发言,积极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关注优等生的发言,而忽视后进生的发言。久而久之,课堂上表现活跃的是优等生,后进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一种陪衬。这样,讨论,就成了一句空话。
优先让后进生发言,一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作宏观的调控,以使每个小组的后进生优先发言;二是在讨论结果的汇报中,教师要有意的请后进生优先发言。教师通过后进生的优先发言,不仅会让后进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使他们乐于发言,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当他们的发言正确时,教师的鼓励会使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当他们的发言错误或不完善时,教师对其中积极因素的肯定会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即使他们当时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能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感受到一种来自课堂的温暖。通过后进生的发言,教师可以掌握全班同学的讨论实绩,学习情况,通过优等生的补充、教师的小结,能让讨论更出实效,让课堂更有高效率。因此,让后进生优先发言,可谓是一举多得。
(六)调控心态,风气熏陶
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语文教师在施行“讨论式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从众心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从众效应。教师要努力构建良好课堂讨论风气,用多数同学身上具有的积极向上的、敢于讨论、善于讨论的风气给少数同学形成心理上的“从众压力”,进而感染他们,约束他们。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赞赏、鼓励等手段来调控包括积极力量和中性力量在内的大多数同学,让他们有活跃的思维、上佳的表现,在从众心理作用下消极力量(后进生)自然会转化成为积极力量。
积极调动后进生参与到学习之中,促进后进生的成长,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是讨论式教学与合作学习的目标所在,更是教育教学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的目标所决定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多想办法,多用策略,在此,笔者的探究但愿能起到抛废砖以引璞玉的作用。
 

杨文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