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布衣总统”孙中山(粤教版高一必修)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43阅读:
字号:|

 (小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顾城
     “天下为公”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乃须努力。 ——孙中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以小见大选材。 
2、理解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掌握传记文体特征。
3、了解和学习伟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孙中山胸怀大志、爱惜民众高尚品德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步骤:
一、 作者简介: 孙中山            
孙中山,字德名,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香山县。198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98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国民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            


二、 理解传记含义
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具有记实性、文学性、史料性等特点。一般有由别人来记写,也有自诉生平的自传。  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具有记实性、文学性、史料性等特点。一般有由别人来记写,也有自诉生平的自传。  
三、 理解题目含义
提问:题目中“布衣”是什么意思?
 “布衣”古代指平民百姓。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可以穿绫罗绸缎,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粗布衣服,于是“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其实除了“布衣”之外,还有一种更劣等的衣服,就是我们在《五柳先生传》中接触到的──“短褐”.所以这个“短褐”在古代就成了穷人的代称。
四、分读课文,然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解释词语: 达官显贵 身体力行 风采 手不释卷 开卷有益 读书破万卷 瞻仰 嗜好 诞辰 时髦 戎马倥偬 投笔从戎   
1、题目中的“平民”和“总统”是否矛盾?为什么? 身为伟人,孙中山一生可记叙的大事很多,为什么课文却选择一些小事? (这说明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围绕中心选材)    
2、找出并概括本文选取了哪几件事例?这些事例可分为几类? 接近群众  不要警察 对待人民(没有总统架子) 教育卫士 公仆 平民总统 没有积蓄  反对贺寿 要求自己(简朴节约) 设计服装   
3、那么,本文的结构形式应该是什么?  
总——分——总  四、再读课文,重温平民总统的风采 想一想、议一议: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转变说明了什么? 找出第二部分有概括性的句子及词语。 第二部分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为什么总统要“悄然出行”? 为什么总统要“悄然出行”?    
4、教师小结:《“布衣总统”孙中山》是一篇传记,文章以小见大,通过记叙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他甘于淡泊的非凡品质。因此,我从“布衣”切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感受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进而引导他们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并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整个过程分为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迁移和巩固练习五个阶段。
                                                         授课时间:
                                                        2007-10-22
周一  第二节  一班
2007-10-22
周一  第三节 二班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