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记叙性散文的写作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总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13阅读:
字号:|
   记叙散文是一种以记述事件、描写人物为主的散文。  
    记叙散文的特征是: 描写对象的记人性——往往是以人作为散文里的主体形象,有生动的情节细  节、独特的人物性格; 表达方式的记叙性——往往以描写和叙述作为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行文脉络的叙事性——往往是以事件的变化发展和人物的行动趋势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即以事为脉,以人为脉; 表现手法的直述性——一般采用“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的手法。在艺术效果上,常常是以细节情节的精粹生动见长,以人物形象的传神感人取胜。
      散文的结构往往是一线串珠。事件的片断,人物的镜头,环境的画面就是一颗颗闪耀着文章情感光辉的珠子。
     在记叙性散文中,对事件的叙述,可以是几个画面的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只截取了有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趣事片断。它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但是需要饱蘸情感。
     例文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例文二 农村的初秋永远那么迷人,不仅因为那黄灿灿的麦头,那一抹由绿边黄的色彩,还有那高挂枝头妖艳如佳人的桃。每当那一屡屡清爽的秋风穿过我的衬衫,我就开始怀念那时临家院中的桃,尽管母亲抱着一大箩筐又大又嫩的桃大老远从乡下给我送过来,吃起来总没小时候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偷到的临家桃子那样甜那样蜜。 
    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有的粗笔勾勒,有的细致描绘,错落有致。如朱自清的《背影》。
    例文一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粗笔勾勒) 
    
     例文二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细致刻画的特写镜头)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有许多方法,如人物对话描写,人物行动描写,尤其是对人物行动细节的描写,有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外貌和神态等),有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又有直接的心理活动和间接的心理活动两种,直接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物的心理独白;间接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细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人物语言,也可以通过外部自然环境的渲染等。
     例文一  母亲进来了,挡住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语言神态描写)
   例文二   他的行为的顽皮,我现在想起了还觉吃惊。但这种行为对于当时的我有莫的吸引力,使我时时刻刻追随他,自愿地做他的从者。他用手捉住一条大蜈蚣,摘去了它的有毒的钩爪,而藏在衣袖里,走到各处,随时拿出来吓人。我跟了他走,欣赏他的把戏。他有时偷偷地把这条蜈蚣放在别人的瓜皮帽子上,让它沿着那人的额骨爬下去,吓得那人直跳起来。有时怀着这条蜈蚣去登坑,等候邻席的登坑者正在拉粪的时候,把蜈蚣丢在他的裤子上,使得那人扭着裤子乱跳,累了满身的粪。又有时当众人面前他偷把这条蜈蚣放在自己的额上,假装被咬的样子而号淘大哭起来,使得满座的人惊惶失措,七手八脚地为他营救。正在危急存亡的时候,他伸起手来收拾了这条蜈蚣,忽然破涕为笑,一缕烟逃走了。 (运用细节描写将细小的行为、神情、心理等写生动、具体)

记叙散文中的场面描写不强调把过程写得很清楚,只要求会选择典型场面,写好一个个场面。
   例文一  我们这些小淘气会不顾家长的再三忠告,三五成群来到小石湾,脱下裤头,赤条条地钻进水里。又是扎猛子,又是竖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一个个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逐去,又喊又叫,玩耍嬉戏,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散文中的环境描写要有画面感,有悠远的意境。散文的画面,首先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 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境生情。

     例文一  晚上的池塘更有一番情景。月色将天空洗得干净新鲜,天上一轮皓月,水中一轮皓月,而两轮皓月的中间便是我。水被映照得一片通明。邻家的老头儿在岸边拉响了那把破二胡,那美妙的音乐如丝如缕,如泣如诉,听的人心醉。 记得十年前还是碧波漾漾,有一次寒假开学晚,初春的柳枝长出了短短的芽儿,解冻的泥土踩上去软软的,徘徊在岸边,眼前是广阔的塘面,万籁俱绝,万元俱断,风为裳,水为佩,有多少魂销目断,是耶非耶?只天知道!那真正是视听托于天籁,身心融于自然。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
精细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细微的描述,定会使散文思想情感红线上的珠子散发诱人光彩。
佳作欣赏                    
                        今年桂花不飘香
                       刘若英
    从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一到,整个院子就会飘起阵阵淡香味!
    最记得小时候的一个画面就是公公老爱站在树下拎着一杯水在那儿濑口,然后口里念念有词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老以为那棵树会跟他聊天。
     一年,一位李先生到一些老朋友家拜会,碰巧我放学回家看到一堆黑车子离开家的巷子,我跑回家问副官又是谁来了,就听到一声雷声响起,公公大发雷霆的斥责我的行为。我以为他是骂我乱拆他的东西,没想到他竟然说我把他的牛皮纸袋拆坏了,那个袋子是可以再使用的。然后就一阵什么浪费国家资源啦,不爱惜东西等等的名号全给我套上。我备感委屈的哭了起来,不过就一个破纸袋嘛,他说得好像犯下滔天大罪!我不只哭,还从楼下哭到楼上给我婆婆听,再从楼上哭到楼下的房间,然后再遵照八点档的剧本,把房门反锁起来。公公骂得越大声,我就哭得越歇斯底里。当时大概整条巷子都被我们祖孙的二重奏给淹没了。之后慢慢的声音小了,我把耳朵挨着门板朝外听,屏息间听到公公走近我的房门,故作轻松的说:“袋子里头不就一张照片嘛,有什么好看的?那么丑!要就给你嘛!何必把我的袋子给拆坏了呢?”说毕,我就瞧见一张八开大的脸从门缝底下给塞了进来,上面写着:
XX同志惠存,某某敬上。
     公公十六岁就进了军校,及后在战场上与日本军兵刃相见,几度死里逃生,可以说一生都有奉献给了国家。老来过着半退休的生活,也仍是一概与俗无争的气魄。
     如果你问他最喜欢的歌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你他唯一知道的一首通俗歌“绿岛小夜曲”。如果问他会唱什么歌?那他一定毫无思索的回答你“黄埔军校校歌”。而这种耿介几乎可爱的个性,也会表现在一些不那么恰当的场合。只要是任何婚丧喜庆要找他致词,他一定可以跟民族大义扯上关系。我常常觉得,那一对对的新人一定搞不懂他们两个人结婚跟国家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就像我每一次去大陆拍戏,离家前跟他辞行,他一定会语重心长的叮咛:“这一趟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两岸的和平就全靠你了!”听罢我总要尴尬地跟祖母扮个鬼脸。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他们那一代的军人,又有谁会如此时刻胸怀忧国忧民的使命呢?
     我从来没有想过公公也会有老的一天。曾几何时他不太大声说话了,连走路都开始懒得走,坐在那一张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慢慢地连饭也不肯自己吃了。看着他如此气若游丝,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跑到他跟前逗他,要他猜我是刘若英还是刘若玉?然后逼他就他最爱的就是我……早些年我在外头受了委屈,我就靠在他胸前,撒娇地跟他告状说有人欺负我,然后要他拿枪替我毙了他们!他会含含糊糊地回答说“好!好!好!”可是后来,他的眼睛只看着远方,嘴里念的常只是一些大陆老家的人,事,物。越后来又或者干脆完全不说话了。
     身体虚弱的公公进进出出医院好几回,直到那一天我正在参加舞台剧记者会的当儿,接到消息说医生送他进了加护病房。当我再见到他时,他的全身已经插满了管子。第一次,我听到医生不是对我说:“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第一次,我听到医生对我说:“如果可能的话,家属请不要离开医院,怕通知不及”。第一次,我听到祖母用一种几近哽咽的语气求医生,希望至少能撑到儿孙到齐。也是第一次,第一次我感觉到公公会永远的离开我。
     在加护病房的那几个夜晚和白天,我仍然需要工作,我随身带着行动电话,每到一个地方就急着确定电话一定收得到。每一次铃声一响声,我的心跳就几乎要同步停止。一直要到对方的声音正常的出现我才能回过神来。每次收工冲到医院,看到祖母还坐在外头念经,我才能感受到自己还正常地呼吸。
    漫漫的长夜或者跟祖母一起祷告,或是回忆公公的点点滴滴。等到加护病房会客时间一到,我们才能进去看他。每次进去,围在他身旁一堆荧幕上的数字就掉落一点。那一点点,就如我的心被刮掉一块般。祖母不是握着公公的手,就是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跟他说话,要他安心,然后在他旁边为他念经。有时候公公像是听懂了似的,看着祖母点了点头,有时还不自主的流下泪来。祖母要我给他唱歌,我依偎在他耳朵旁唱绿岛小夜曲,却怎么也唱不准音。他倒也像是喜欢地点了点头。我扑在他的身上哭了起来,第一次,他没有话语安慰我……。
   就在那几天时,家里人告诉我,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那棵跟我公公聊了一辈子天的桂花树枯死了。
   过了几天,在替公公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用过的牛皮纸袋,上面写着“刘若英小朋友收”。旁边公公还用毛笔附加写上,“代若英孙女保存之邮票一九七一年”。我都忘了自己曾经收集过邮票。打开来看,全是一些完完整整一套一套的旧邮票,还有几张我在读幼稚园时老师发的只有手掌般大的,上面印着“奖”的纸片。所以将军公公毕竟不是无时无刻只有民族大义,孙女也是很宝贝的。望着这几个简单的毛笔字,我仿佛不意窥见他坚毅的躯壳里那柔情的心灵。而牛皮纸袋,每一个珍惜使用的纸袋,原来可用来包装他无微不至的心意。
    我带着这份再珍贵不过的牛皮纸袋走出门,看见那棵确已枯掉的桂花树,竟闻到扑鼻的桂花香。只是,今年满溢的香气不再出自院子的桂花树,而是从更深更远的地方飘过来,穿过千山万水,从我公公所在的地方飘过来。

 

张晓燕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