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56阅读:
字号:|
甘肃省秦安县兴国中学    张小健

一、更新观念、摆正教师的位置 
创新思想要求教师放下架子,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想象,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
当我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课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思维就有整体感悟。对于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教师一点就会明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同时要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力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恰当的评价,不怕学生犯错误,要善于帮助学生成功,这样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也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二、高瞻远瞩、引导学生居高临下的观察、思考事物
教学象登山一样,只有攀登到最高处,眼界才放得开,才能看到壮阔无比的世界,才能领略无穷的风光。站得高,想象才能丰富,思维才开阔。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在这个意义下,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不论长文短课,都应选择一个品味的制高点,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个制高点上,鸟瞰全文,驾驭全篇,只有这样,才不致于被错综复杂的事物所迷惑,才能有所发现。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写得很简练的散文,课题以“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这个回答百分之百的准确,而在于形成这个答案的过程:为什么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呢?这便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制高点),从这一点出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战斗场面)、国际主义(抢救儿童场面)和爱国主义(防空洞里吃雪场面)才被一一地发掘出来。
可见,引导学生站高望远是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思维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就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三、激趣寻源,引导学生大胆的去探求知识的魅力
教学中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是探胜索奇。它应该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其培养学生求索精神的重要手段。越是奇异幽胜的地方就越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如我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由教室前的“书院” 导入:“课间,同学们常常喜欢畅游于书院的小桥、凉亭、草丛等,去寻找课间的乐趣,寻找我们心中的‘百草园’;哪位同学能为我们描绘最感兴趣的景色?”因为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说画棋盘下五子棋;有的说到草丛中扑蝶;有的说用草心钓虫子;有的说翻开断砖找虫子;有的说可以尝到花蕊的甜味……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同时培养了口头作文能力。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四、拓宽路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去掌握事物的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但事物总有它互相联系的一面,知识本身也一样。因此,语文教学上运用“举一反三”的原则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不能“举一反三”就谈不到发明创造。有人说:“举一”是容易的。讲一篇课文,抓一个问题,解一个词语都是“举一”。而“反三”则困难,这就把“举一反三”简单化了,“举一反三”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来看,“三”由“一”推及,“举一”正是为了“反三”。 “反”即“推及”之意,“举一反三”就是由“这一个”推知“那一个”的思维过程,“举一”而不能“反三”,“举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发明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分不开,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可以引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锅里水蒸气冲开锅盖,可以导出蒸气机的发明,这些是与想象和联想分不开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又反过来给思维以促进,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 
五、营造和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 
从《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就是把过去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帮助他们自主地建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发起挑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建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通过阅读、思考,让全班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一齐思考,一齐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思维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