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25阅读:
字号:|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积累词语,了解“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② 理解本文反驳论证的方法
③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其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力和嘲讽意味的艺术特点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文章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②学会用道理反驳别人的观点
3、 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体现出来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这种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章的驳论方法,并理解其语言特色
难点:①理解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怎样的中国人才算“中国的脊梁”?
②探求为什么文章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明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疏通文义,理解文章内容
1、导语设计:(教师板书《我爱这土地》,并请同学朗诵这首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这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介绍:这首诗是一位名叫艾青的诗人(蒋海澄)于1938年写下的。同学们知道1938年中国的土地上正发生着怎样的一场战争,中华民族正经历着怎样的一场浩劫吗?(学生)这个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肆虐。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都笼罩在了日本侵略者侵略的阴霾之下,所以说这是一片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中华民族发出了悲愤的吼声,并试图用这激怒的吼声冲破这黑暗,迎来无比温柔的黎明。同学们从这短短数行诗里读到了怎样的感情啊?(学生)对,正是怀着对敌人无比的愤怒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我们的艾青先生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其实,不仅仅是1938年,早在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断了沈阳柳条湖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向沈阳北大营和沈阳城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打响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枪声,所以每年的9月18日成了我国的“国耻日”。从这一天起,东北成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的殖民地;从这一天起,东北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可是,大家知道吗,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居然抛出了所谓的“不抵抗政策”,于是“九一八”后一周内,日本关东军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多座城市,“九一八”后一月内,东北沦陷。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中国东北半壁大好河山竟拱手相让。紧接着,日本帝国主义又向华北地区步步逼近,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这个时候如果是一名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可偏偏就有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大家看到课本P123,从这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中找出这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
2、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明确文章要驳斥的观点
同学们有没有找出老师刚刚讲的那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啊?
学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教师: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万众一心,抵御外族入侵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却因为当前的局势,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他们的头脑。大家看到P124的注解2,(学生读)“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旦崩溃,那个民族也就离灭亡不远了。而作为当时主流报刊的《大公报》居然发出这样的哀叹,同学们试想一下中国的民众在主流媒体的误导下,会不会更容易对当时的国难失望乃至与绝望。面对此情此景,以救疗国民精神为己任的鲁迅先生总免不了呐喊几声,让国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从勇猛和悲壮的人身上看到希望的曙光。于是他就于1934年9月25日写下了这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两年后的这一天鲁迅先生与世长辞。
2)作者介绍
关于鲁迅先生,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前面我们学习过他的《故乡》。提到鲁迅,同学们大概会留下怎样的印象或者你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他呢?(学生)其实,鲁迅先生原本是个极其幽默,爱开玩笑的人。据说他与他的妻子许广平两地分处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往返书信达80多封,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鲁迅当时到厦门教书,在厦门大学里种有相思树,一天鲁迅坐在树下思念许广平,看到一头猪跑来吃相思叶,正在热恋中的鲁迅看到代表爱情的相思树叶被猪吃,正义感油然而生,和猪当场展开决斗。当时有位教员看到,他对那位教员说他与猪斗的理由是不能告人的。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留给我们的却是短发竖立、横眉冷对、没有笑容、令人生畏的印象?(学生)正是由于黑暗的现实,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外族入侵,他不得不拿起一支笔,用笔作武器,为民族、为国家战斗。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伏尔泰,他们都是用思想,靠自己的作品来激励人民,反抗黑暗,追求光明。虽然鲁迅先生的个子还没有我高,但他用自己的笔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写出了小说集《呐喊》、《野草》、《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就出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二字就是“租界”二字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当时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国外到处都是租界地。
3)文章整体感知
①揭示“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本质
前面我们谈到面对这群悲观丧气,发出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中国人,鲁迅先生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之声,请大家找出文章当中与之争锋相对的一个观点。
学生:“我们有并不是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教师:对,回到文章的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个什么句式啊?(学生)这种问句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要谈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直接放在了标题上,悬而不答。可是作者在接下来的行文当中就谈到了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有的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而鲁迅先生却说“有并不是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大家看到8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那么这一部分人指哪些人,他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总自夸“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
教师:那么你认为这是哪一个群体呢?(提示:大家可以联系我们刚刚讲到的文章的写作背景或者从文章的注解里找答案)
学生:“国民党官僚及其社会名流”。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到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学生读)请大家注意到这么几个字,“总”“一味”“只”。可以说这一系列的词语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社会名流的脸谱。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三个词语分别勾勒了他们怎样的脸谱呢?
学生
教师总结:“总”——让人看到国民党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盲目骄傲。(注意引号)我们把它概括为“自得”。
         “只”——对国联的“执着,盲目崇拜,只想着借助外援,结果怎么样啊?(提醒看课文注解2),说明了他们的“可悲”。
         “一味”——求神拜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早在九一八事变结束后不久,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曾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又有国民党著名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9世班禅喇嘛于4月28至5月18在杭州的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菩萨保佑,鼓吹“法会可以为国内消灾患,为世界求和平。”国难当头却只知道祈求虚无缥缈的神灵,这是不是一群可怜的人啊?所以说失掉自信力了的这一部分人应该是这群自得、可悲、可怜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②揭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实质
从夜郎自大,自我炫耀“地大物博”到抓住所谓的“国联”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却哪曾想到“国联”居然会对日本的侵略听之任之,当人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失去后,他们居然把希望寄托于那虚无缥缈的神灵了,变得玄虚之至了。“玄虚”就是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自己的国土的时候,他们从没想到“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只希望国联是信国联,“自信力”多么圣洁的字眼,用在这些人身上简直是糟蹋,所以鲁迅先生说这部分人失去的是什么?
学生:“他信力”
教师:“他信力”失掉后,按理应该发展自信力,偏偏他们发展的又是“自欺力”,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群中国人啊!这一部份中国人不但没有自信力,现在就连曾经有过的他信力都没有了,为了掩盖自己的恐惧、悲观和丧失自信的心态,就开始发展自欺力,就开始成天叫嚷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自己失掉了自信力,却诬蔑所有的中国人都失掉了自信力,多么荒谬。为了批驳这种荒谬,作者提出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学生)那么他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教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的解释对应着哪一类人?
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进历史前进的普通劳动者。(             )
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
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奔走呼告的人。(                       )       舍弃自己的肉体而去寻求佛法,本指佛教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取佛经,后比喻为真理献身。(    )
我们注意到第7自然段的开头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那么自古以来这些人都有哪些人呢?大家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
教师举例: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祖冲之等。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文天祥被俘后,元军一再逼迫他投降,文天祥便毅然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屈原、林则徐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关汉卿、孙中山等。
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教师:鲁迅接下来说“这一类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齐读)大家能举出这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人的例子来吗?
学生
教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前,日本人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顽强抵抗,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者受到重创,死伤一万多,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1935年,二十九军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拼搏,震惊中外。
明知道前面是坟,而偏要往前走,这是多么伟大的自信,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人我们用什么样的词加在他们身上才能显出对他们足够的尊敬呢?
学生:“中国的脊梁”
教师: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这样的民族脊梁当时还有吗?
学生 
教师:对,这些人。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可为什么却不能为大家知道呢?
教师点拨: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因此,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所以那些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这些民族的中坚又怎会丧失民族的自信力呢?鲁迅先生队他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也正是在这群脊梁的支撑下,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所以文章在最后说到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教师:请同学读最后一自然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大家一起看到课后练习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①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②体会文章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知道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出现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感慨进行反驳,在揭露那些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丑恶面目地同时,还告诉我们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脊梁在为国家、为民族热血奋战。
2、分析文章的驳论方法
前面我们学习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则是一篇驳论文。我们看到这样一段对话:
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
妈妈:买不起啊!
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
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
孩子:那你小时侯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
教师:我们看到,孩子到底同不同意妈妈的观点呢?(不同意)倒不一定是妈妈小时候没有认真读书,只是好好读书也不一定能买小汽车啊!其实,大家注意到,孩子的回答算是很精彩的反驳。就某一事物或观点发表议论,反驳对方的言论就是驳论。我们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指出对方的错误,或直接反驳,驳其论点,或间接反驳,驳其论证、论据,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就是驳论文。
同学们看到作者要批驳的是什么观点?要确立的又是怎样的观点?
学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教师:这两个观点作者用什么论据加以论证呢?(学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1、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2、不久,只希望国联;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通过树立正确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来揭示对方观点的荒谬性,这就是驳论点。
我们再来看到支撑对方论点的论据,作者在谈到这些的时候(看到文章第一自然段),他连用了一个什么词?
学生:事实
教师:既然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作者为什么又要说证明他的论据是事实呢?为什么不直接说他们不是事实,这样对方的观点也就不成立了?(学生)
其实,作者这里是欲擒故纵,先承认他们说的是事实,但这些事实却不能推导出他们得出来的结论,反而得出相反的结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教师总结:作者抓住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他的论点位突破口,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然后寄希望于国联,最后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亮出了批驳的靶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最是“一味求神拜佛,伤古怀今”一句,将矛头直指国难当头,不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解救国难为名求神拜佛的国民党政府和所谓的社会民名流。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确认对方论据的真实性,但指出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面的驳论框定了基础。自夸“地大物博”是他信,希望国联也是他信,求神拜佛则是自欺,由此证明失掉的是他信,不是自信,然后从正面树立了“有并不是掉自信的中国人在”的正确论点,间接反驳了敌论论点。
3、分析自欺和他信的实质
“他信力”的实质:依赖听信于帝国主义(特别是英美法),企图借国联的力量来抵制日本的侵略。戳穿了反动政府的卖国嘴脸,作了深刻地讽刺和无情的嘲笑。(二战的时候亚洲的主要战场就是中日战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三省,强行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日本法西斯要实现自己吞并中国的野心,而英法美等国伟乐实现自己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对日本采取放任不管的政策,所以更加剧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自欺力”的实质:谈到求神拜佛,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前面我们谈到的国民党著名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9世班禅喇嘛于4月28至5月18在杭州的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菩萨保佑,鼓吹“法会可以为国内消灾患,为世界求和平。”段祺瑞是得到日本支持的,而戴季陶又是国民党政营中积极的降日分子,他们用这样玄虚的手段掩盖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
教师:他们妄图用它来笼罩一切,毒害广大人民的思想,瓦解人民的抗争斗志,这麻醉药自有它不可道破的妙用。另外我们想到当时主张积极抗日的是什么人啊?(共产党)国民党反动者用这样的玄虚手段掩盖其不抵抗政策,进而镇压国内革命势力。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统治者既然背离人民,与人民大众为敌,就必然是孤独无力的,必然更加发展起自欺欺人的一套,那便是求神拜佛了。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师:这篇驳论文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向来有“投枪”“匕首”之称,尖锐洗礼,富有战斗性和讽刺意味。你们能从文章中找出来吗?
教师总结:“总”、“一味”、“只”。这一系列的词语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社会名流的脸谱。
“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三个概念都有共同的语素“力”,作者取“自信力”中的语素“自”的反义语素“他”,构成“他信力”;取“信”的反义语素“欺”,构成“自欺力”。“他信力”、“自欺力”都是反义拈连的“仿拟”修辞方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地”、“物”、“国联”、“信”、“他信力”、“自己”等都加了引号,试比较这几个引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后一处国联和他信力都不加引号? “地”、“物”、“国联”加引号表引用;“信”加引号表怀疑、否定(讽刺);“自己”,“他信力”加引号表强调与特指(讽刺)。不加引号是作者直接作出论断。 
     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教师:除了仿拟的修辞手法外,我们前面是不是还讲到了一个借喻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无疑都增加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满了对反动者的嘲讽,愤怒地指出了他们不争的事实。但文章又不仅仅是对敌方无情讽刺鞭笞,对那些中国的脊梁作者则赞颂讴歌,笔调是热情奔放。
5、文章升华
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位少年,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少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去美国留学!”有的人听了,感到鼻子有点酸;有的人看了感到忧心如焚。那么,你觉得这是不是有点不争气,是不是说明了中国人在先进国家面前有点自卑?
教师提示:实际上孩子向往美国,这并不可怕。说明美国的确有它先进的东西,见贤思齐,正是我们民族的长处。我们也没有必要自卑,我们有“杂交水稻之父”,我们有神六、神七,我们还有婵娥一号等等,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失掉自信力了。
6、结语
本书的开篇《沁园春•雪》中那北去的湘江流淌的是伟人的自信与豪情,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魄力也无不预示着成功的必然。因为自信,曹孟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因为自信,关云长单刀赴会;因为自信,刘翔超越梦想;因为自信,女排重夺桂冠。自信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所以,我们知道中国不是失掉自信的民族。从古至今,我们并没有把民族的自信力丢掉。
学习本文,一方面我们掌握了驳论的写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襟怀。九一八事变过去70多年的今天,中日两国由于东海石油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争端不断,日本觊觎我国神圣国土的野心从不曾泯灭,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外族的欺侮。梁启超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每一个同学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