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对《三峡》《使至塞上》几处注释的探讨(人教版八年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27阅读:
字号:|
湖南新田一中 危永军

 人教版新初中语文三册第五单元《三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对句中“裳”字的读音和词义,教材没有单独加以注释。对“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的解释是:“(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泪水就要沾湿了衣裳。”(见课本第112页,注②)据此我们可以认定“裳”字在此句中为“衣裳”义,在诵读课文时往往误读为“shang”。而在古汉语中,“衣”与“裳”的含义是不同的,即上穿为“衣”,下穿为“裳”,读音为“cháng”。古人所指的“裳”,并非裤子,而是裙子的一种,但又不同于现代的裙子,古代男女都穿。如《诗经》中《郑风•褰衣》:“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以及《邶风•绿衣》中“绿衣黄裳”中的“裳”均作“下衣,裙子”解释。又如《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裳”则是“战裙”义,也是“下衣”的意思。
而本课中的“哀转久绝”一句,教材注释为“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见课本第111页,注15)根据注释中的“婉转”义,极易将课文中的“转”误读为“zhuan”。其实,“转”字本身无论是读上声还是读去声,均无“婉转”义。在此句中“转”应该通“啭”,要读去声,指鸟婉转地叫。所以,教材对上述两处的注释是不够详尽的。


本单元诗歌《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的“属国”一词,各家注释分歧较大。教材注释为“附属国,这里指吐蕃军队”(见课本第123页,注③),又将颔联“征蓬出汉塞”一句中的“征蓬”注释为“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见课本第124页,注①)。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根据这两处解释难以串通诗意。《教师教学用书》点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本诗写的就是出使的情景。既是写出使情景,诗人未必会介绍双方军队行军情况。且《资治通鉴》记载:“(736年)时吐蕃西击勃律,勃律来告急……希逸不得已,发兵自凉州南入吐蕃境二千馀里,至青海西,与吐蕃吐,大破之……”勃律指小勃律,是唐朝的附属国,在克什米尔北。吐蕃西击小勃律的目的是从小勃律进攻唐朝西域四镇,而唐将崔希逸的军队南入吐蕃境内二千馀里,与吐蕃在青海西相持,而居延故址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课本第123页,注④),在当时的情况下,吐蕃军队怎能“过居延”?
那么,能否将“属国”理解为“吐蕃”,即吐蕃是唐朝的附属国,参照李白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的句式将“属国过居延”译为“要到比居延还要远的吐蕃国去”呢?这也是不妥的。诗人要慰问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是否还在吐蕃境内,诗人可能也不知道,因为结尾有“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可证实。且翻阅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78年版)可认定吐蕃当时并未内附于唐,唐朝的附属国大多为葱岭以西诸小国。唐在内附国置都护或州,任国王为都督或刺史,这些内附国受本部边境内外的都护府统率,吐蕃虽受唐封号(649年唐高宗赠松赞干布附马都尉、西海郡王等名号,后又加赠宾王名号),但吐蕃与唐朝仍属“朝贡或朝聘”关系,并无隶属关系。从公元670年到790年,吐蕃与唐朝争夺西域,常有战争,且最终吐蕃获胜,唐王朝丢失了西域。并在763年吐蕃一度攻入长安城,立李承宏(金城公主侄)为帝。《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曰:“唐兴,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蹶其牙,梨其廷而后己。惟吐蕃、回鹘号疆雄,为中国患最久。”(中华书局75年版,第十九册第6109页)这足以说明,作为中国西部领土的少数民族政权——强有力的吐蕃国,当时并未成为唐朝的附属国。吐蕃既非唐朝的附属国,用“附属国”代指“吐蕃的军队”也就毫无根据可言。
因此,课文对“属国”的注释是有误的。如要注释为“附属国”,下面两种说法倒有可取之处,一是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64年版)将“属国”句注释为“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二是曹日升编著的《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赏析》(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将“属国”句解释为“车轮辗过汉时的属国居延”。虽然两家注释不同,但均认为此句是写唐朝边塞辽阔,西域领土广大。另一种对“属国”的注释也不无道理,这就是“属国”并非指“附属国”,而是“典属国”的简称。“典属国”本是秦汉时官名,掌管外国归服等事务的小官,如王维在《陇头吟》中有诗句:“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陈器之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精华译注》(湖南出版社96年版第615页)释此诗时便这样注释的,并指出唐人有时用它代指使臣。《用书》中施蛰存的《<使至塞上>分析》更是明确指出“单车”和“使者”都是使者的代词,在诗学上犯了“合掌”之病。那么,颔联的“征蓬”是使者自比也就顺理成章,而非教材注释的“这里指唐朝军队”了。
当然,哪种注释最好,还有待专家结论,但作为教材,对课文的注释是应该要明确而有说服力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