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桥之美》说课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1:58阅读:
字号:|
 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科普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味,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桥之美》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在学习科普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基础上,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进一步明确科普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的区别。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文,作者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文章中具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一些美学常识。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以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眼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并在日常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灵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当今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体味不深。加之,本文涉及到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要加以引导和解释。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里。
3、分清科普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区别。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2、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2、指引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中形象优美的语句。
教学难点: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教学关键点:桥之美“美”在何处。
(六)课时安排。
本文为自读课文,安排一课时完成。
促进发展说教法
因此,我采用以下教法:
1、比较阅读法。
把本文与《中国石拱桥》相比较,从作者身份的不同,写作角度不同等方面,让学生区别科普说明文与小品文的不同。
2、语境解读法。
让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让学生既欣赏到桥的美,又欣赏到语言的美。
3、分组讨论法。
提高能力说学法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
2、转化:将文字与画面或音乐结合,多角度品味。
3、讨论:互相合作、交流。
优化组合说流程
一、导入桥“美”
1、用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2、师问:看了图片后,给人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师引入: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桥之美》,去听听画家吴冠中先生是怎样告诉大家这个答案的。
二、感知桥“美”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默读要求和思考内容:
默读要求:
(1)集中注意力默读,尽量做到不指读,不回读,不发出声音来读。
(2)对默读的内容要进行最大限度的记忆。
(3)学会在关键的地方作记号。
思考内容:
(1)作者眼中的桥美在何处?
(2)为了说明桥的美,作者主要举了哪几个例子?
三、赏析桥“美”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自由朗读。
2、用优美的语言与同桌互相描绘一下自己选择的这一幅画面。
3、全班交流。
四、探究桥“美”
1、从文中找到自己认为对桥的描写优美的语句,小组内诵读交流,并理解其蕴含的情味。
2、全班交流,并且选择好的段落或句子全班朗读。
2、归纳一下,从文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审美原则。
五、整合桥“美”
1、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学了课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与《中国石拱桥》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3、让学生欣赏《江雪》的flash动画,用所学的审美原则谈谈画中的意境美。
4、课外练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写自己所见过的最美的桥。
六、总结桥“美”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去领略了桥的风采。我们学了文章,学习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即: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吧!
学生齐读:用心感受,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结束教学。
展开想像说板书
12、桥之美
                                  吴冠中

        桥
        之
        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