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语文版七年级教材指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6阅读:
字号:|
广西河池南丹县中学 江涓

从教九年来,我已使用了三套语文教材,现使用的语文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该套教材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经过大幅度调整变化修订而成的更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教材。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经验,觉得新教材存在着不少的瑕疵,现把它们提出来以得大方之家指点并跟同仁探讨。

一、选编的文章并非全都文质兼美。

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写的《语文培训手册》第16页“教材编写建议”的第5点明确指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但在教学中本人发现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入选的两篇名家作品不具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当然编者把冰心老人的《忆读书》和马克•吐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初中语文起始教育的课文,这两篇文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语言都不能结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忆读书》这篇文章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几个字来写,但作者并没有通过亲历的事情来叙述“读书好”这个观点,缺乏感染力。况且作者在谈“多读书”时只着重写自己读小说的感受,对读古典诗词作者说“酷爱”,却又说“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满江红》和《声声慢》”,事实上《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级目标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优秀诗文80篇”“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孩子的记忆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阶段,这时应强调多读多背,因为没有厚积就不可能薄发。《忆读书》这篇文章这样写来会让学生认为背诵不重要,也会让学生误以为多读书就是多读小说,多读文学作品而已,殊不知“多读书”应当是指博览群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另外,课文在写作手法上也不太注意前后照应,似乎漫漫而谈,并没有依照结尾主旨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顺序去写,而是按照“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的思路去构建文章。

课文除了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不足外,其语言上有语病的地方也不少。如“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这一句表意重复,应把“对于故事下文”删掉。第六自然段有一句“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从下可看出老师赞扬的是“我”的作文,并没有让我上作文课,因此应改为“这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第七自然段“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读起来特别别扭,我认为改为“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但我觉得这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第九自然段句子过长,且句子成分残缺。“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应改为“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我即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后的逗号改为句号,可使一个长句变成两个意思完整的短句。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这篇文章思想内容超出了初一新生的认知水平。马克•吐温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他的这篇短文记叙了他办报的经历,为了报好报纸,他写文章讥讽了与自己报纸对立的一家报纸编辑、两位知名人士和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其实刚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是还弄不清楚讽刺小说和人身攻击的本质区别的,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大胆创作、敢想敢做、勇于实践,但事实上由于文章语言使用的不当,(比如“我想,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这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这句话会让学生产生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不良思想。又如“我又撰文狠狠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句中的关联词“不仅……而且”有递进作用,会让学生认为为了办好报纸可以不择手段。)学生学习课文之后,不但得不到艺术的熏陶,反而会有一些人受到作者思想的负面影响,把取笑讥讽别人当做了自己敢想敢做的方式,在练笔中也出现一些对家长、师长、同学的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性的语言。而且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也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病句。第一句 “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应改为“我认为,在当时我算得上是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第二句“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辑,最近被情人抛弃。”应改为“希金斯是和我们对立的一家报纸的编辑,最近被情人抛弃。”

二、好文章欠缺字斟句酌。

新教材选入了大量“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文章,但入选的文章编者未能做到认真修改,字斟句酌,致使文章不能尽善尽美。如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12段结尾有一句“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这个句子是一个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报答”在《辞海》和《新华字典》上都解释为:回答,答谢之意,“希望”是不能用“报答”来修饰的,结合上文,只能改为“实现母亲最后的愿望”。《竹林深处人家》的第1段“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一句应改为“那里除了竹,其他什么植物便都不存在了。”“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在“远远望去”后应有一个逗号。“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暗浪”是看不到的,结合下文,“暗浪”应为“绿浪”,“ 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改为“单是那竹浪的起伏和浩大的气势”。第3段有一句“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或许改为“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的视线被茫茫的竹林遮拦住了,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更有张力一些。文章中作者写画家所说的话是一处败笔,因为前面写的“从平地开始就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形象地写出竹子多,而且还把地势的高低也写了出来。可画家的话却说“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就与前文矛盾了。《假如人类也有尾巴》第2段有一句“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会像戴耳环、戴戒指、戴各种首饰一样来装点尾巴。”应改为“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会用像戴耳环、戴戒指、戴各种首饰一样的方式来装点尾巴。”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榴》第1段读起来不够简洁顺畅。原文为“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研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如改为“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当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研斗艳的时候,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就好懂多了。第6段中有一句“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忍俊不禁”在成语词典里解释为“忍不住笑了。”因此句意重复,须改为“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不住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第7段“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应改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它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海燕》第3段“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一句中,副词“很”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而不能修饰动词的,应改为“那便使主人很忧戚”。“每以为”这个“每”字用得很不合时宜,“每”字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①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②指反复的动作中的任何一次或一组。在此无论用哪一个义项似乎都不太合语境,把“每”字改为“还”或“常常”都要比原句要好。

三、某些注释欠精当。

课文的注解本是对课文的某些有疑难的字词句意的解答。但如果注解不当,就会把学生引入误区。如七年级上册第2页注释④悬念解释为:“挂念,惦记。“然而“悬念”一词在《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修订)中有两个义项:①挂念②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根据上文内容可知,此处该用字典里的第②义项。七年级上册第55页注释①蓦地注音为(mòdì)释义为:“突然。”“蓦”字在《辞海》和《新华字典》里都解释为:“突然,忽然。”也就表明了“蓦”与“蓦地”意思一样,那么“地”字就没有任何实在意义,只是一个助词而已,而作助词时“地”字就不能念作“dì”而应念作“de”。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74页的注释⑨“襄陵”中的“襄”字注释为:“上。”从原句看,应注释为:“漫上,涨上。”才恰当。此句“夏水襄陵”是一个主谓句,“襄”应作动词性谓语,而“上”字词性两可,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因此注释不够精当准确。七年级上册第174页注释○19和○20分别译作:“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按此种译法,极易被认为“雪白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都“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事实上,根据常识可知“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着清波”,却难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方可现出其“碧绿”,也才可“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因此,注解○20应给补上主语,变为:“(急流)回旋着清波;(潭水)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四、个别单元设置欠妥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培训手册》第214页的“单元设置意图介绍”和“单元选文意图介绍”中指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语感培养,强调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然而第一单元并未能及时安排综合性学习内容来“强调语文学习习惯”,等到第二单元才设置“综合性学习——学会利用图书馆”,错过了学生被刚刚激发起的“语文学习兴奋期”。我个人认为,第一单元的课文已经达到了“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并让他们懂得读什么书,学会怎样读书”的目的,综合性学习就可让学生自己更具体更深刻地明白读书的紧迫性和如何去读书,为学生树立终身读书的观念。那么,可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或把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调到第一单元来。再有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了人物传记,接着本册又在第七单元设置了一个单元的古代人物传记。编者的意图是“提供古代传记,旨在指导学生借助现代传记的有关知识、技能,学习古代传记,既可扩大视界,又可降低学习的难度”,但是一册书里28篇文章就有七篇人物传记,不但老师教得乏味,学生同样也学得腻味,何况这七篇人物传记里没有一个女性人物。如把古文单元的人物传记放到八年级再学效果或许更好些。

另外,新教材选用了不少新的外国作品,七年级上下两册书共选入外国作品15篇,其中美国作家作品就多达8篇,比重占了二分之一还多。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开拓学生视野的。



作者邮箱: yayy_2005@qq.com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