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羚羊木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0阅读:
字号:|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从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本年级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从分析人物入手的方式,将朗读、情节分析和个性的感悟作为此文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将更大的自由给学生,让学生进入设计情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性情,从而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学会如何与他人、家人沟通。从而获得对自然、人生、社会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
“代沟”是现代中学生常常感到困惑的话题。“亲情”与“友情”发生矛盾也时有所闻。因此,本文所写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在当今社会日益强调个性张扬的环境里,如何看待亲情与友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如教材中的“我”与万芳的友谊、“我”与父母的冲突,确实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学生的感情倾向可能会与教材不一致,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可能会触发学生的另外的感想。教师的眼光不要局限在如何解决教材中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处理这些矛盾的某些必须坚持的原则。而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有关字词字音。
2、 整体把握课文,充分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3、 评论是非,张扬阅读个性。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 设置情境,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张扬,分组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表象,提高认识,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获得对人生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1、 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 品评是非,获得对人生有益启示。
教学难点
探讨“站在父母角度,考虑解决矛盾的方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找朋友》的歌曲,开展小活动,启迪学生好交朋友的性情。
教师导语:拥有朋友是件幸福的事,你们觉得呢?我做为一位大朋友站在这里,感受各位小朋友的热情,我觉得很幸福。朋友还带给你怎样的幸福体验? (学生简单谈。)但是,朋友的天空不止有阳光普照,也有阴云密布。走进我们这节课的一对好朋友,却因为一件礼物而伤害了彼此。他们还能继续做朋友吗?一起走进《羚羊木雕》。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 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性情。
  2辩是非——获得人生有益启示。

二 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用5分钟时间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2)、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三 分角色朗读,走近人物。
1明确角色 
 四人扮演——我、妈妈、爸爸、叙述者。
朗读要求:
揣摩人物心理,读准语气、语调;
2朗读指导 
妈妈:那只羚羊哪儿去了?(突然)
(要读出妈妈的心情,就要联系全文好好体会。读过全文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是从非洲带回来的,是家里的一个宝贝,妈妈的脾气又是那样沉不住气,一旦发觉女儿桌子上的羚羊不见了,那是什么心情?是惊恐的,着急的。在调动生活经验,假如丢了钱包,一个人的心情。了解了这些,才能把这个句子的感情读出来。)
我: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小声地)
(我面对妈妈的质问,心理非常害怕。)
3学生自由朗读
3由同学们推举朗读好的在班上表演,情景再现。
4、评说人物性格
“一个_________的妈妈”
“一个_________的爸爸”
“一个_________的奶奶”
“—个_________的万芳”
“一个_________的 ‘我’  ”
(学生根据情境再现的体验,走进文本,感知人物性情。)
四 伸出友谊的双手,帮助伤心的人。
1、读一封来信,明确解决问题。
(1)、假如你是我,会因为有万芳这个朋友而庆幸吗?为什么?假如你是万芳,还会做我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2)、爸爸送我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好朋友。你怎么看我这种做法?并告诉我你的理由,好吗?
  (3)、爸爸妈妈执意让我要回羚羊木雕,而奶奶却说“这不太好”。他们谁有道理呢?我好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2、小组讨论。
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  的事情发生?
提示:孩子角度
父母角度
五 小结    板书
父母和孩子之间,朋友之间,怎样才能心心相印?
 
六 布置作业
课后练笔
假设你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请你给故事中最想说声“对不起”的人写一封信,表达歉意,抚平创伤,消除矛盾,增进感情。
要求:
1、可以想象你需要的情节,但要合情合理并与原文呼应。
2、情真意切。
3、符合书信格式。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