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59阅读:
字号:|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26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能通过使用跳读、寻读等阅读技巧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故事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请先来看一幅图片(多媒体出示《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炫耀新装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并描绘一下画面的内容?画中人在做什么?你能猜出他的身份吗? 
学生纷纷发言描述。由学生的描述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作者画像及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1、小组展示交流学案导学中课前预习成果,综合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文,同时解决字词问题。指导学生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或重点注意圈点勾画。 
3、读后教师出示问题: 


(1)请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并说明理由。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三、评读人物 
过渡:在这场闹剧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尽情表演,孰真孰伪?就需要我们用一双明亮的慧眼来揭开他们华丽的伪装,探求生活的真相。首先我们来确定一下文章的主角——皇帝。 
1、出示多媒体画面:皇帝图片和“一个   的皇帝”的句式。要求学生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引出对皇帝的评说。
2、在我们读的这些描写片段中,作者运用到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与一般记叙文相比,童话在描写人物方面又有什么特点?
3、教师结合诗句“有个皇帝真荒唐,不爱江山爱新装。骗子骗钱他甘愿,昏庸愚蠢世无双”小结人物及描写特点。 
 “除了爱炫耀新装外本文的这位皇帝还应该有他不同寻常的个性,那是什么呢?”四、合作探究 
过渡:在这场骗局中,还涉及到了哪些主要人物?你觉得谁是最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的?谁又是最可爱的?  
1、以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的形式,确定本小组最关注的人物形象,赏析讨论。多 
2、根据学生的分析,教师归纳出示众人物性格特征。 
教师小结: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方法,将每个人物描写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可见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品读说文 
基于前面课堂教学的层层铺垫,文章的主题就呼之欲出了。 
1、多媒体出示问题:
(1)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可是却引得一群人上当受骗,试讨论分析:皇帝等人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
(2)只有孩子说出了真话,“天真的声音”给我们什么启示? 
2 、学生热烈讨论后教师适时地进行小结: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3、设置语文活动。播放一段《皇帝的新装》的动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对人物的把握为动画配音。 
六、放飞想象的翅膀 
师:以上我们围绕童话人物和故事,通过讨论、合作、探究了解了不少关于童话的知识。下面老师给大家展示几幅非常优美的图画(课件),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联想,自己来编一则童话。 
生: 
总结:一场闹剧由骗子编织美丽的谎言开始到纯真的孩子揭露骗局结束,新装的“美丽”亦真亦幻,却又像一把刺穿社会虚假的利刃,一面直射丑恶灵魂的镜子,在一切无所遁行的美丑对比中展现了至善至纯的人性美。同学们,不管今后你们选择怎样的生活,老师都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要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老师祝愿你们不仅会编童话故事,更要会编写自己未来如童话般美好的人生。 
    七、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真  
新装的“美丽”               君臣灵魂的“丑恶” 
伪 
27、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赏析诗歌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赏析诗歌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和作者表达的思想 
2、赏析诗歌的语言 
3、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问大家有过数星星的经历吗?在静谧的夜晚,看着天上的点点繁星,你会想些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大家的想象真丰富,伟大诗人郭沫若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他仰望苍穹,产生了无限遐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他所描绘的“天上的街市”上去逛一逛吧! 
二、简介作者,交代背景 
1.问:关于作者郭沫若,大家都知道哪些信息呢?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诗人,学者。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2、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1921年10月24日,那时作者留学日本、满怀憧憬,于春末、秋初两度回国, 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象使他失望了。诗人凝视“缥缈”的星空,幻想出神异的世界,诗中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抨击了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唤醒人民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而斗争。 
三、配乐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划出朗读节奏和重音 
2、请几位学生朗读(每人一节) 
3、教师范读 
4、提问: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依次想到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明确:依次想到了明星、街灯、街市、珍奇物品、牛郎织女; 
第一节诗采用了联想,第二到四节诗采用了想象。 
讲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甲事物------想到-------乙事物   因果联系 
存在                   存在    相似关系 
想象: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   来源于 
存在                  不存在   客观事实 
5、学生交流自己所理解的诗中的想象世界 
四、合作探究,赏析语言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分小组讨论交流) 
五、再读诗歌,概括主旨 
引导思考: 
1、诗人笔下的牛郎织女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与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明确:他们过着一种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饱受王母娘娘的束缚,只能隔河相望,只有在每年的七夕才能团聚一次。 
2、诗人为什么要改编牛郎织女的故事,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提示:联系写作背景)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六、拓展延伸,活跃思维 
郭沫若先生借着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现在,让我们也展开联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续写下边的句子: 
1、月光照在地上,好像__________ 
2、牵牛花开放了,好像_________ 
3、笼中的小鹦鹉,好像___________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好象__________ 
七、故事新编,创新设计 
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如点点繁星,多如牛毛,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现在,也请你学一学郭沫若先生,运用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对你所熟悉的传说故事试作改编。
静夜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2、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3、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三、探究学习
  1、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⑴ 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⑵ 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⑶ 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⑷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⑴ 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⑵ 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⑶ 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⑷ 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2、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⑴ 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课文
  1、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2、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2、想像练习。
3、推荐阅读:郭沫若诗集《女神》。
28、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起源。
②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①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清晨,我们踏着满地的金黄,在瑟瑟的晨风中来到这里,开始我们又一个崭新的一天;傍晚,我们迎着醉人的晚霞,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在这无数个来来往往的的路途中,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么能不能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呢,让我们来相互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资料)好,今天就让我们到《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中去看看女娲是怎样把人造出来的。(书写标题)
二、文本对话:
1.个别朗读:
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下面就请同学来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我们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好,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请同学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三、问题探究:
(一)第一组问题:
好,时间到。在比赛之前,我希望听到同学们用充满自信的声音来回答我:“你准备好了吗?”好,“超级小组”选拔赛正式开始。首先请A组为B组选题。
1、 人:课文中是如何描写人类诞生之前的世界的?可以借助这幅图片结合文中的语句来描述。(天上有太阳、月亮和行星,地上有山川草木,还有鸟兽虫鱼。)
2、  类: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找出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是的,女娲造人的喜悦和人类诞生的喜悦无一不说明了,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总之,人的出现使死寂的天地间充满了温情爱意与天伦之乐,只有人才能使这世界充满温馨,充满爱。)
3、 共:女娲造人共用了几种方法?(两种:用黄泥揉团成泥人;用枯藤挥洒泥点,甩出小人。)
4、创:女娲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创造人的?请结合课文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世间呢?”)
(二)第二组问题:
1、  风俗:将本文和课后所给的《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进行对比,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情节?首先请你给大家朗读一下这两则短文。(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作者的评述。)
2、 丰富: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请侧重任意一方面来具体谈一谈.(言之有理即可,但要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谈。示例: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女娲作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哭、会假装生气,甚至会灵机一动创造出人类,她得到了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哪里是神,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中我们看到了神话情节里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3、 特殊:课文中多次提到人类诞生之后称女娲为“妈妈”,作者这样写什么特殊含义吗?(女娲是神,更是人,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高度的统一。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不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吗?所以作者要将女娲塑造成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的形象来歌颂。)
4、 生存:女娲是如何解决“使人类继续生存下去”这个难题的? (“把人分为男女,让人类自己去创造后代,使人类得已延续下去。)
(三)第三组问题:
1、 有人说:“想像是人类最美的花朵。“作家袁珂就采撷了想象这朵花,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使神具备了非凡的创造力,也表现了人类许多美好的品质,如质朴、活泼、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同时借助想象的翅膀让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从中,我们明白了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下面,通过这组必答题,来看一看哪一组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在此之前,先来总结一下分数。
2、  小猪: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和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3、  眼镜蛇:在两分钟之内,根据大屏幕上所给出的图案说出你由此联想到的事物,每说出一种事物加50分。
四、总结:
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奥斯本曾说过:“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们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神话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无论人类是由女娲创造的或是从猿人进化而来,无论是今天学习的美丽的神话还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争鸣,都是一串串不同时代的人们探寻生命问题的足迹。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独特而美好。也许我们生命本身的就是个奇迹,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奇迹变为永恒。
    五、板书设计:
女 娲 造 人
袁珂
慈爱、辛劳
女娲      母性               爱
勤劳、智慧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总结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布置作业  
假如只给你三天的时间,以后再也看不见了,你打算做什么?把它写出来
30、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 分析故事情节。 
③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
明辨是非,培养美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
① 分析故事情节。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     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 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追寻人类起源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
2、培养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国力。
活动重点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口语训练。
想像写作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
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
活动设计
一、讲故事比赛
每组每人搜集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小组内互讲故事。
每组选出一名讲故事的代表,参加班级证明故事比赛。
讲故事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小组将部分参赛的神话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二、美术绘画展
搜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中图画(图片)。
根据所知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发挥想像自己描绘出图来(画尺寸大小为:宽40厘米、长60厘米)。
组织一次图画展,根据搜集图画的多少和想像的绘画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自由辩论会
搜集查找关于“人类起源新说”的资料。
从中选定一种说法,并围绕这一说法继续查找相关资料。
让小组成员熟悉资料内容,为参加班级自由辩论会做好准备。
辩论形式灵活,以小级为单位,互相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资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小组的观点。
以小组合作情况、发言情况及准备资料的多少评出一、二、三等奖。
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流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汇编成册。
四、追寻“建德人”起源
搜集有关“建德人”起源的资料。
就这一话题到有关部门作一次采访活动。
到“建德人牙洞”作一次实地考察。
根据以上材料,发挥合理的想像,写一篇作文。
参考题目:1、建德人起源概说
          2、原始建德人的生活
五、各小组准备档案袋,将活动材料整理入袋保存。
 姚明刚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