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爱莲说备课详细材料(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54阅读:
字号:|
 
一、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就很多了!
二、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有《周元公集》。这篇“说”,是他在南康郡(现在江西省星子县)任职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三、《宋史》有关周敦颐的记载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
掾南安时,程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故颢之言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敦颐曰:“吾老矣,说不可不详。”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
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
四、关于本文写作时间
《爱莲说》作于何时?查宋代度正的《周元公年谱》有这样的记载:“嘉八年癸卯,先生时年四十七……仍通判虔州……五月作《爱莲说》。”此说可从。又据朱熹《跋〈爱莲说〉》,可知周敦颐的遗居不仅以“爱莲”命其所寓之室,还筑有爱莲亭、爱莲池,且将此说刻于壁间。
(梁杞林,《〈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简介》,《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4期)
五、关于文体
1.关于“说”
“说”是一种文体,清代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将古文分为13类,第一类为论辩类,“说”属此类,如韩愈的《师说》《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说”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平慧善,《咏物•抒志•讽世──析周敦颐〈爱莲说〉》,《语文战线》1982年第12期,以下简称“平文”)
2.关于体裁的不同意见
(1)说明文
标题就其内容和形式看,好像重在描述,但细看,它却没有一句不在说明。就拿人们作为描述主要根据的一句话来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却是地地道道的说明句,其中描写莲之形象和品格的成分是动词“爱”的宾语。这句话正好说明了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体现了作者写本文的意图。它以花喻人,说明了当时社会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世俗之盛,从而表白了作者不与污浊的世俗同流而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
因此,《爱莲说》的文体是“说”。
(周金山,《〈爱莲说〉究竟是什么文体》,《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3期)
(2)议论文
“说”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这篇文章是“借花喻人”。《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李瑞来,《托物喻人,浑然一体──读〈爱莲说〉》,《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4期)
(3)小品文
我以为“爱莲说”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是一种短小而又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它往往通过一景、一物、一事,或者某一问题的描述,抒发作者的情怀,发表作者的见解。小品文在叙述中有描写、有抒情,或者夹入议论,表达方法灵活多变。《爱莲说》就是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刚直、纯真、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借莲、菊、牡丹花的不同姿色,以及人们不同的态度,表露了对当时现实社会不满的情绪。因此,《爱莲说》以归属于小品文一类为妥。
(金乃志,《〈爱莲说〉是什么文体》,《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8、9期)
六、关于爱莲池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名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张一民,《周敦颐与〈爱莲说〉》,《中学文科教学》1982年第11期)
七、关于题目
“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莲”,本义是莲子、莲蓬;后来多半与荷混用。这里是指莲花,即荷花,同时也包括它的根与茎。“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是属于后一种。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的道理,借以表现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李如鸾,《一篇体物言志的散文小品》,《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简称“李文”)
八、关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指水里。“陆”,指陆地。“草木之花”,指草本和木本的花。“之”,结构助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相当于“的”。“可爱者”的“者”,指前面说的各种花。“蕃”,本义是茂盛、繁殖的意思,这里可以引申为繁多。这句话的意思是:水里和陆地上所开的草本与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主语部分把水生的草本植物莲花暗扣其中;当然也包括陆地生长的草本的菊花和木本的牡丹。谓语部分点出“爱”字来,就又把“爱菊”“爱牡丹”,特别是“爱莲”这些意思包括在内了。同时,“爱”字还作为意脉,贯穿着全文。
(李文)    
九、关于“晋陶渊明独爱菊”
接着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从一般的泛论,进入具体叙说,显示陶渊明的性格特征。陶渊明是晋末宋初的一位杰出诗人,他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一些小官。他不满士族把持的黑暗统治,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不对之卑躬屈节。他做彭泽县令时,恰好碰上督邮来视察工作,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当即辞去彭泽令,决心远离统治者,洁身自好。此后,他长期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侣,再没有出仕。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对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赞颂。
(苏者聪,《〈爱莲说〉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简称“苏文”)
陶渊明爱菊诗《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第七首: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选自王瑶编注《陶渊明集》,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十、关于“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从,由,自从。“李唐”,指唐代,唐代的开国皇帝是李渊,所以称“李唐”。“来”,以来,表示时间的经过,某一个时间以后。“世”,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即时代、当世的意思。“世人”,指当世的人,社会上多数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很爱牡丹。唐代人喜爱牡丹,在古书里是不乏记载的:如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唐代京城长安的王公弟子和没有职务在身的人,崇尚牡丹三十多年了。每逢暮春三月,他们都像发了狂一样,有的坐车,有的骑马,争先恐后地去观赏牡丹,谁不喜欢,就被认为是一种羞耻。……有人精心培育以谋取暴利,一株牡丹有的价值几万两银子。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诗中写道:“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的《牡丹芳》诗中也写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徐凝的诗中则有“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的句子。这些材料都可说明唐朝人喜爱牡丹的盛况。“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一句,再举出“牡丹”来衬托下文要写的莲花;并举出“世人”,一面和上文的“独”字对照,一面来衬托自己。这是衬托的第二层。
(李文)    
十一、关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
作者在数百年的习染成风的恶势力中,却能顶住逆流,独步于尘俗之外,显示了他的高超不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七句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形、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它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逼真逼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很显然,这和一般封建士大夫消闲遣兴地赏玩是迥然不同的。它表现了作者对崇高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在污浊社会中能保持高洁情操的志同道合者的敬仰,对趋附权贵、追名逐利的小人的厌恶和鄙弃。一个封建士大夫力求“出淤泥而不染”,本来就难能可贵,何况把自己的这种美学理想大胆地生动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给人以鼓舞力量和美感享受呢!
(苏文)    
十二、关于“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以为,认为。“隐逸”,指隐士,即隐居的人。在旧时代,有些清高的读书人对统治者不满或不愿过世俗的生活,就退居乡野,不出来作官。因为菊花是在万花纷谢后的秋天才开放的,它独抗寒霜,散发着幽香,所以作者用“隐士”来比喻它。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下面一句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因为牡丹看上去十分浓艳,所谓“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品原夸富贵,职本重王侯”。这句话的意思是: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文章接着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旧社会指品德高尚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而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这三个排比句都是判断句。古汉语的判断句往往省略系词“是”,在一句的末尾用语气助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这三个句子直承上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点明三种花的比喻意义。
(李文)    
十三、关于“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用一个叹词“噫”字,表示感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引出全文的要旨。下面分三层来论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到。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照应上文的“独爱菊”。这是论述的第一层。“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意思是说: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照应上文的“予独爱莲”。但由于是用反诘的语气写出,就比直陈的句式,显得深沉遒劲。这是论述的第二层。全文最后写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乎”,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表达感叹的语气。“宜”和“乎”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当然”。“众”,很多人。“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示已然或必然的口气。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很多了。照应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语含讥讽,表示对时俗的鄙夷之情。这是论述的第三层。这三层中的“菊之爱”与“牡丹之爱”,又都是衬托“莲之爱”的,借以表示自己的爱莲与众不同。就全文说,这是陪衬的第三层。
(李文)    
十四、关于本文的中心意思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者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与美学情趣。
(苏文)    
这篇文章主要是说明莲花的可爱,借以勉励人们要具有不同流合污的所谓君子的高尚人格,并隐约地讥讽了社会上追求功名富贵、庸俗不堪的人们。作者以人们喜爱什么花来表明其品德的高下:他认为菊花虽好,却幽居独处,孤芳自赏;牡丹虽艳,但富贵荣华,正同世俗;只有莲花,洁身自好,清高不凡。莲之胜菊,正在于身处污浊环境,还能保持高洁的操守。这种思想在地主阶级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中,无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即使在今天,也不无借鉴的作用。当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袭来的时候,我们能够自觉地抵制,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拒腐蚀,永不沾”,不也是难能可贵的吗!当然,作者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自己标榜清高,则是消极的,它和我们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格格不入的,这一点也需要指出。
(李文)    
全文只有119字,从字面上来看,只是对菊、牡丹和莲这三种花进行品评,但变化错综,波澜顿挫,措辞含蓄,尤其是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精心提炼,表现出作者志向高洁,品行廉正,爱憎分明,字字句句都闪射出熠熠耀眼的光彩。
周敦颐独爱莲花,不仅仅是倾心于她的外貌,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她的内质──莲的品格,莲的气度,莲的既清隽爽朗又磊落矜持的襟怀。周敦颐心中的莲花,就是用她独具的谦抑端方、坦荡贞纯的素质和修养向生活周围传播着影响。
“爱”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为第二段文字的集中概括加强了催化作用。由它引申为对三种花的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是写人,写人们对于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以喻用遁世逃名作为反抗手段者,“牡丹”以喻争名夺利为生活目标的人,“莲花”以喻“君子”,即古之仁人、志士、贤者、能者,属于作者倾向的思想类型。究竟哪一种“爱”,哪一种坚持和追求才是正确的呢?作者用笔含蓄,不作鲜明表态,但读者可以从最后一段文字里体会出来,特别是联系到第一段中对莲花的刻意雕镂,得到回答。“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在那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晋宋易代之际,像陶渊明这样洁身自好、风骨嶙峋的人确实难得;而由东晋到北宋,长达700年之久,即以“沉埋”作抵抗的人都很少听说有了,这自然要引起作者的无限感慨。听作者的口气,虽则敬重陶的人品,未必赞同陶的主张。他以莲花比君子,表明自己的独爱莲花,还是认定“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远观”,可以传播的。这个观点还是入世的,是积极的,他只是要坚持“不可亵玩”的这个原则。是的,也只有严守这个原则,才说得上敦品励行,利己利人,树立正气,转移美化风俗。这也许就是古代所要求的“心灵美”吧。然而,就是保持这种人生起码应当培养的节操,而今也为数不多了。因此,作者沉重地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真是“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既然整个生活舞台,陶的消极,作者的积极都越来越少,那么,很自然:“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大家都醉心名利,踵事荣华,一边是精心栽培,待价而沽;一边是粉饰太平,高价收买。就作者的写作意图来说,这末一句乃是全篇的警策,因为作者审时度势,看到了当时争名逐利、世风日下的社会沉疴,他对争名逐利者深恶痛绝,但又不便公开抨击,只得婉转陈词,给以暗讽,故其意味更为深长。
(吴子厚,《〈爱莲说〉试析》,《教学通讯》1984年第2期)
十五、关于本文结构
我们可以把《爱莲说》的结构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这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短文凝聚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佳品。
一条线索。本文的线索新颖而独特,作者把“爱”这个主观感情作为线索,用它贯穿全篇,将全文连缀成整体。全文共有八句,“爱”字出现了七次,几乎一句一个“爱”字。起句开宗明义,指出“草木之花”可爱,一个“爱”字紧扣题目,把自然界中的花与人们主观感情结合起来。正因为花有可爱的素质,人们才都喜爱花,但同样是爱,不同的人爱的对象亦不同,作者分别指出:晋代陶渊明有他的爱──“独爱菊”;李唐以来的世人也有他们的爱──“甚爱牡丹”。这里,陶渊明何以爱菊,世人何以爱牡丹都没有点明,这是作者故设疑点,以引人入胜,然后进入正题,袒露胸怀,表达了作者自己之爱──“独爱莲”,紧接着作者以“爱”字作谓语,连用七个分句作宾语,用墨如泼,一气贯下,着力写出莲的七种高贵品质,既突出了“莲”的可爱,又初步解释了“独爱莲”的原因。第二段,作者在前面描述“爱”的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爱”的实质──即莲花的精神。三个排比句,点明了喻意,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思想,告诉人们:莲花的外形品性固然可爱,莲花的内在精神更值得人爱。结尾处又就“爱”抒发感慨:爱菊已少,爱莲何人,而爱牡丹何众!感情深沉,引人深思。全篇“爱”字贯穿始终,反复出现,衔接自然。
两个陪衬。周敦颐在本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以宾衬主的手法。文题是“爱莲”,开篇却不提“莲”字,而是从花的总类──“草木之花”写起,若即若离,本来是“独爱莲”,起句偏说可爱的花甚多。可见作者从下笔就开始运用陪衬的技巧了。所以说,起句是把“草木之花”作为“莲”的总的陪衬。接着,作者在着好底色的画面上又淡淡点出一枝菊花,但未着重彩,只是把它作为“莲”的旁衬。再接下去,又勾勒出一枝牡丹,重在写意,用它作为“莲”的反衬。这里的一“独”一“甚”,一褒一贬,两相对照,均是衬托。在陪衬安排好了之后,作者才挥动蘸满感情的画笔,开始着意绘“莲”,真是“曲径通幽”,拨云见日。作者在描绘“莲”时,再不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是浓墨重彩,工笔细刻了。至此,完美高大、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突现出来,使人魂动神移,心向往之。可见作者这种多方陪衬,逐层突出(在众花中突出菊、牡丹、莲,在菊、牡丹、莲中,又单突出莲)的手法的高妙。
三种类型。文章的前一段,作者在“草木之花”中单撷取来品性不同的三种花──菊、丹、莲;爱这三种花的也是品性不同的三种……陶渊明、“世人”、“予”,花人相照,别有意趣。在第二段里作者指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一笔宛如画龙点睛地把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点了出来,把三种花的品性与爱花人的品性联系起来,花人相融,翻出新意。
前段中的三种花,至此被用来象征人世中的三种人: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隐逸者”;牡丹色彩绚丽,妩媚娇艳,象征富贵华丽、趋炎附势的“富贵者”;莲清劲坚贞,卓然独立,象征举止端庄、人格高尚的“君子者”。在这里,作者明写物而实写人,明写物理而实述人事,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这三种人的不同感情、不同态度:惋惜、讽刺和赞美。可谓借花抒情,情深意长。三位一体,作者通过赞美“莲”,达到赞美君子的目的,赞美中透露出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观,赋予了“莲”以政治内容和社会意义。
(关四平,《一波三折跌宕多姿──〈爱莲说〉结构浅析》,《语文学报》1982年第1期。以下简称“关文”)
十六、关于本文的修辞手法
为使文章含蓄而不隐晦,言简而意自明,《爱莲说》充分调动了排比、对比、烘托、设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如结尾时,作者以“噫”这个感叹词起领,引出三个排比句:“菊之爱……宜乎众矣!”这三句,一陈述,一设问,一感叹,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强烈。文章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正体现了这篇文章在篇章语言上的鲜明特点:简洁洗练中寄寓着丰富的感情,平稳恬静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
(鲍志伸,《〈爱莲说〉教学琐议》,《语文学习》1982年第5期)
《爱莲说》中比喻和暗讽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非常纯熟。“花之隐逸者”,“花之富贵者”,“花之君子者”,以花喻人,不同的花被比喻作不同的人,同时指出了赏花人与花的共同点。隐士高人爱菊花,道德君子爱荷花,富贵中人爱牡丹。最后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反话作结,暗讽世人,却不直说,反用一“宜”字,故意说牡丹被众人喜爱是适宜相称的,讽刺得委婉而含蓄。
(关文)    
本文的比喻运用得也很巧妙。把菊花比喻为“隐士”,用它的抗霜,表现人的孤傲;把牡丹比喻为“富贵人”,用它的浓艳,表现人的庸俗;把莲花比喻为“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清高。特别是描写莲花的这段文字,处处扣紧“君子”的性格特征:用“出淤泥而不染”,借喻君子不随时俗,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用“濯清涟而不妖”,借喻君子洁身自好,不阿谀逢迎权贵;用“中通外直”,借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用“不蔓不枝”,借喻君子纯正无邪,不拉拢勾结;用“香远益清”,借喻君子品格高尚,声名远扬;用“亭亭净植”,借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借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重。这样写,就把莲花的特质和君子的品格结成一体,名曰写物,实则写人,从中可见出作者的情怀和操守。
(李文)    
作者娴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贵者的形象;而莲花则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娴静多姿;又像高洁不凡的雅士,风度翩翩;还像洁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当你读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段写莲的文字时,你会不知不觉地被少女的美丽、雅士的风度、君子的情操所吸引,所感动,而情不自禁地倾慕于他们了。
(苏文)    
十七、关于本文的表现手法
全文先后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见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这三次衬托,各有各的作用,而每运用一次衬托,主题就更加深一步。
(李文)    
对比的手法,本文也运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赞颂的是莲,但他不是作孤立静止的描写而是在对比描写中显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把莲花的高洁从牡丹的反衬中突现了出来。而对牡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就自自然然地把莲花的美好形象树立在读者的心目中。
(苏文)    
《爱莲说》写水陆草木之花,无论是写莲,还是写菊与写牡丹,都有丰富而深邃的象征和寄托,作者真实的用意是借花喻人,这就是以实带虚,即小见大。文章把叙说对莲花的爱好作为构思的立足点,以抒发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含蓄而不隐晦,言简而意自明。
为了增强文章的气势,充分展示莲花不同凡俗的高贵品质,写莲花的形和神,则极力渲染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实际上比喻君子的胸怀磊落、行为正直、美德广布、品格超群,用的是双关手法。这五个短句,衔接勾挂非常紧密,一气呵成,历述莲花外形和品格的可爱,并把作者所寄寓的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鲍志伸,《〈爱莲说〉的章法特点》,《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8、9期)
十八、关于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古朴自然,平浅晓畅,句法活脱,这和作者所提出的“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是分不开的。在短短的不足120字的小文里,时而用对句(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而用排比(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时而用长短相间、错落有致的散行语句(如第一段中“晋陶渊明独爱菊”以下三句),从而产生了文字活泼、句式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此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如“出淤泥而不染”“不蔓不枝”,今天我们还经常引用,并赋予了新的含意。
(李文)    
全篇文句短小简洁,句式整齐,有一定的节奏感。虽是散文,读来却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都是字数、结构相仿的句子。
(平文)    
在句式上长短交织,错落有致,当略者,寥寥数语,句子简练,明快;当详者,则用长句细心勾画,精工雕凿,绘形绘色;叹古人,句式平实、稳妥,有“俱往矣”的意味;叹自身,用反问句,有知音难觅的感伤;叹世人,则用感叹句,把嬉笑怒骂、鄙夷不屑之情通过一个“宜”字尽力宣泄了出来。
(孟宪禹,《清香远播,卓然自立──〈爱莲说〉赏析》,《中学文科教学》1982年第11期)
十九、《夏日话荷》
荷花,又名莲花,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明代李时珍对荷与莲作了这样的解释:“陆机以荷为茎石,按茎乃负叶者也,有负荷之义,谓之荷也。”“莲者连也,荷实相连也。”
荷花自古以来为我国人民所推尊。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语至今尚脍炙人口。人们把莲花看作是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道德规范的化身。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闽赣一带还有“莲花葬红军”的故事。
莲花的盛花佳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中旬。俗传农历6月24日为荷花生日,亦称“观莲节”。每逢此日,江南水乡的人们纷纷邀约亲友,乘箫鼓画船,酒食弹唱,游赏于荷花荡中,为荷花祝寿。清邵长衡《冶游》诗:“六月荷花荡,轻挠泛兰塘。花娇映红雨,语笑熏风香。”写的就是这种盛况。
莲花也是印度、斯里兰卡的国花。上古印度人十分崇拜莲花,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降生时,宫廷里出现八种祥瑞,池沼内突然开出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佛陀布道的座位叫“莲花座”,其坐态称“莲花坐势”。在我国的寺庙里,也随处可见莲花的踪迹:三世佛及菩萨足踏莲花座,有的菩萨还手持莲花,安徽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还头戴莲冠。
(张鲁归)    
二十、鲁迅与《爱莲说》
《爱莲说》是颇为后人称道,经世而不衰的佳作,它的立意和语言都对后代产生了影响。如鲁迅先生青年时期所写的七律《莲蓬人》中就曾经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李文)    
二十一、关于古人笔下的荷花
提起古人描叙荷花,可以开出一本冗长得令人生腻的流水账。从《诗经》《楚辞》起,几千年来,各个时代,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充斥着关于荷花的描写。如果再伸展开去,联及荷花的根、茎、叶,那就更多得没法计算。光是荷花身上的名称,扳着十个指头就数不完。《尔雅•释草》道:
荷:芙蕖(注:别名“芙蓉”),其茎茄,其叶葭,其本(注:茎下白,在泥中者),其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注:莲中子也)中薏(注:中心苦)。
瞧,这里就有11个称呼了。此外还得加上莲花、藕英、君子花、碧波仙子、风露佳人……等别名或雅号,花样确实够多的。
最早见于文学作品中的荷花,当推《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彼泽之陂,有蒲菡萏”。,郑笺云:“当作莲,芙蕖实也。”可知这三章诗的这三句,咏的同是荷花,据郑玄说,是形容女子的容体、秉性和颜色的。《诗•郑风•山有扶苏》里,也有“隰有荷花”的诗句,这回据说是比喻居于卑下地位的有德之人了。总而言之,它可以形容女性,也可以形容男性,可以形容外表,也可以形容内心,反正都意味着赞美。
《离骚》中屈原自表心性的芳洁,也用上了荷花,他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本来是以芳草美人比喻贤臣君子的,司马迁所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所以《楚辞》中多处写荷花,给后代的诗赋以深远的影响。
以荷花作赋题的,稍稍排一下,就有东汉闵鸿的《芙蓉赋》,三国魏曹植的《芙蓉赋》、晋孙楚、潘岳的《莲花赋》(潘岳还另有一篇《芙蓉赋》),南朝宋傅亮、鲍照的《芙蓉赋》,梁简文帝、元帝、江淹的《采莲赋》,等等。这些还只是举大家的名作,而且是以专题写荷花的,如要说到赋里有一句两句提到荷花的,则更比比皆是。例如,众所周知的曹植的《洛神赋》,在形容洛神的明艳时,就用了“灼若芙蓉出渌波”的直譬。古诗中关于荷花的名篇和名句就更多了。有名的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咏叹,以及两晋诗人又有大量“涉江采芙蓉”的拟作。古代民间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首,可说是历代采莲歌之祖,自六朝至唐宋元明清,采莲诗俨然像是“永恒的主题”一样,被诗人吟唱得没完没了。
写荷花的散文,最有名的大概要数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了。“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这些名句,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就因为这篇文章,莲花就和姓周的结上了姻缘,各地周姓宗祠的正厅上的匾额,都写着“爱莲堂”,荷花被当作了周姓的“族花”。
古人小说中也有许许多多牵涉到荷花的故事,早的像干宝《搜神记》中,写无锡上湖陂的小吏遇见一个幻化为少妇的獭精,穿着青衣,戴着伞,投入陂中后,衣裳和伞原来都是荷花。唐人传奇《郑德》写郑和袁氏女的婚姻,便是荷花和荷花诗为因由结成的。文言短篇小说下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还有《荷花三娘子》的故事。白话小说里荷花也不少见,《封神榜》里哪吒复活,是他师父太乙真人用荷叶、荷花、莲子、藕包裹着哪吒的灵魂大喝一声跳起来的,所以哪吒是莲花化身。这因为,佛教和道教都把莲花当作圣洁的花朵,佛菩萨坐的是莲台,道家神仙居处的池子里生长着千叶莲花,服之可以长生,所以神魔故事里就少不了它。至于写人间生活的小说,大抵是取荷花美丽雅致的象征意义。如《儒林外史》楔子中写王冕的没骨花卉,就是从对荷花写生学成的。其实,真实生活中的王冕,倒是以画墨梅出名,不见有画荷的记载;吴敬梓只是取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来象征王奇磊落的人格罢了。《红楼梦》中晴雯死了,贾宝玉做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同样是以荷花芳洁的品性比人。曹雪芹也把荷花定为林黛玉花,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与会者都抽一根象牙花名签子,所有出色的名花如牡丹、梅花、海棠等,都给薛宝钗、史湘云等人抽光了,轮到林黛玉,她心里默默地念叨,不知道还能掣出一支什么好花来;伸手一掣,正是写着“风露清怨”四字的芙蓉。众人不禁叫绝,都说除了她谁也不配做芙蓉。这段文字把荷花的品格推到了素尊为花王的牡丹之上,高踞群芳之首。
荷花的确是诗意盎然的。花的美不消说,单支的有趣,周邦彦有句云:“一一风荷举”;成片的更耀眼,宋人杨万里诗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姜夔词也有“一路荷花送我到青墩”等好句,各各造成优美的意境。即使花尽叶残,也还能给诗人提供灵感,李商隐的名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写尽诗人的闲适之情;甚至“橙黄桔绿”的深秋,苏轼还以“荷尽已无遮雨盖”来描写一年好景,而逗人缅想它盛放时的丰姿。
近来各大城市都在拟定市花,牡丹、梅花、木棉之类,都已入选,不知为什么偏偏忘记了风格绝世的荷花。作者身为杭州市人,深觉杭州市花非荷花莫属。几千年来那么多古人对荷花的讽咏,便是对它理应获得代表一个名城的荣誉的千千万万张选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