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36阅读:
字号:|
鲁迅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词语、掌握音形义;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把握作品主题。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联系自我实际,思考自己如何走好成长途中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
1. 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 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课文类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选用的教法和预计效果如下: 
提问法、讨论法——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作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
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
介绍鲁迅生平简历。
介绍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 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他在《小引》中写道:“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二、整体把握 揣摩标题含义:
a)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b) 全文叙写了作者儿时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c) 表明了作者由幼时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
三、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d) 前后两个生活片段各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e) 两个生活片段中各写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说说你们的印象。
f) 圈出你不认识的或不理解的字词,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四、强调以下要点:
文章哪一部分写百草园,哪一部分写三味书屋?(一、(1-8)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二、(9-24)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五、学生讨论
g) 结合课后练习一3谈谈作者的感情。(百里草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1]有趣的动植物(2)[2]神奇的传说(3-6)[3]雪地捕鸟(7-8)你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印象?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这位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倾向第三条,最后一段话表现了对儿时生活的留恋)
h) 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感情丰富,符合孩子的心理,突出了对百草园的依恋)
i) 模仿“也许……也许……也许……总而言之……”句式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讨论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给你们什么印象呢?
学生自由回答
二、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a) 作者描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
b) 作者如何将这些景物联系在一起。
c) 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俱全;层次井然,条理分明,由整体到局部)
d)模仿这个句式造句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讨论下列问题
美女蛇的故事作用 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对描述百草园产生了什么作用?(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学生单独回答
四、雪地捕鸟 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动词运用准确)模仿这一段写一段话,也使用一系列动词。
五、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他吗? 
点拨: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去理解 
   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 
A.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C.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D.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百草园中有许多趣事,如拔何首乌等,作者在三味书屋有没有?分别是哪些趣事? 
点拨:第17段;读书;上课时的画画等。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六、解决疑难的句子
三味书屋:“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读经典史籍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书,则味如酱醋罢了,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
七、拓展:(口语表达)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时美好的记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肯定也勾起了同学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能否说说你心中的那个“百草园“那些趣事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作业布置:写一篇随笔《童年趣事》 
八、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后记: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表现在对文章的思想理解,不再让学生限制在反封建教育的范围。学生有一个相对宽裕自由空间。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