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01阅读:
字号:|
 课    题: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朗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同学们可知道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一年中那一夜的月是最圆最亮又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思乡情绪的?对,是中秋,八月十五中秋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瞧,多美多富有深情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诵读——
二、阅读主场
   (一)合作学习
    1、学生分别诵读三首诗,教师评议。
    2、教师分别诵读三首诗,学生评议。
    3、通过简述,分别引导学生理解这三首诗的基本内容,品味这三首诗的艺术魅力。
    ⑴《十五夜望月》(王建):
    这是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的一首。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夜深了,秋霜渐渐打湿了庭中桂花。这明月当空的夜晚,普天下的人都在赏月中神驰意远,不知道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呢?


    ⑵《水调歌头》(苏轼):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世尘,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的思想情绪,但最后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的遁世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⑶《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诗意的句子总是优美而蕴藉着丰富的内涵,诗人睿智的光芒闪烁在看似不经意的比喻和联想上。诗人的责任感集中表现于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借中秋之月抒发出的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在作者这首即兴小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份感情的份量却不是一般的浅唱低吟所能表达出的。
     4、师生一起诵读。
    (二)学生就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在班上自由交流。
    (三)学习小组推荐同学交流课前从唐诗宋词中收集的其他咏月的诗句。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一”。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课堂背诵三首诗。
    (四)布置作业。
    选一个十五月明之夜,与爸爸妈妈一同赏月,听爸爸妈妈讲嫦娥奔月的传说。以“月”为话题随意写一段文字。 

周智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