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首页 -> 外国名著 -> 精子战争 -> 在线阅读

第六十一章

小说:精子战争   作者:罗宾·贝克   更新时间:2012-10-23 22:01:35   阅读次数:

  我们已经说过,双性恋者人数比例不大的时候,他们所享有的繁衍利益将远远大于异性恋者。这种现象带来的结果是,拥有双性恋基因的人数比例将会大为增加。相对地,双性恋者人数比例变大的时候,他们享有的利益将大为减少,而付出的代价则将会提高。如果双性恋者人数增加得太多的话,他们的繁殖率便会开始下降,而且会一直降到比异性恋者的繁殖率更低。而这时双性恋者的人数比例也会同时随之下降。

  双性恋人数比例的消长会引起利益与代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从结果来看,双性恋的人数比例必然会趋于稳定。不仅如此,这种比例将一直精确地维持在稳定状态:每一代的双性恋者刚好能和异性恋者享有相等的繁衍利益。所以,对于我们在前面提出的疑问:双性恋和异性恋两者之中,究竟谁能获得较高繁衍成就?答案应该是:两者皆非。两者之间惟一的分别只在于双性恋的繁衍成果是不确定的。因为他们也很可能不会留下任何后代。不过,只要他们不被同性恋恐惧者杀掉,或是传染上HIV,他们还是有可能获得极高的繁衍成果的。一般来说,“风险越高”和“利益越大”两者之间会持续保持平衡。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在工业化较先进的社会里,男性拥有双性恋基因的人数比例会一直稳定维持在6%左右。因为从平均来看,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在这种比例下,才能维持理想的平衡状态。

  当然,不论社会上双性恋人数比例增加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所须付出的代价永远都比不上他们获得的利益,情况则又会大为改观。例如说,假设在某些社会里,性病的危险性几乎等于零。不论这些社会里的双性恋者人数比例多高,他们获得的利益永远都高于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时我们能够肯定,拥有双性恋基因的男性将逐渐遍布整个社会。不过,像这种双性恋者几乎不必付出任何代价的社会有可能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是拿大型工业化社会来举例讨论。其实,这种社会是最不适合双性恋者生存与推广的。特别是双性恋者所须付出的主要代价——性病——很容易在这种社会上藏匿及蔓延。例如最近出现的艾滋病正逐渐在各地蔓延,其实,这只是人类史上反复重演的一连串事件中的一个最新例子罢了。就像从中世纪到20世纪,梅毒曾经是大型社会里的主要性病一样。

  回顾历史,通常在小型且比较孤立的社会里,疾病相对地也不容易发生。这些社会里的成员都是过去那些流行传染病的幸存者所生下的后代,所以他们也继承了祖先天生的(也可能是遗传上的)免疫能力。由于他们很少和外界接触,因此新型疾病也就很难在这种社会里散布。而当他们有机会与外界接触时,不论他们是双性恋或异性恋,都没法躲过染上疾病的命运。有些人能够幸免生存下来,这些人也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是因为体内拥有某种免疫能力,而他们同时也会把这种免疫能力遗传给自己的后代。总之,在这些社会成员接触外界并染上天花、梅毒及现代的艾滋病之前,他们所属的小型孤立社会,在很长一段时期之中都不曾感受到传染病的危险。在这种状况下,由于没有疾病的阻碍,双性恋基因就能广为传布,而且双性恋者也不必去冒那些他们在现代大型社会里会遇到的风险。这些小型社会的双性恋者,不论他们的人数比例增加到怎样的程度,他们还是会比异性恋者提早生出后代。也因此,我们在这些社会里首次进行调查与研究时,就算是发现这些社会里双性恋人数比例远远超过大型社会,也不必感到过分惊讶。此外,还有另一种现象也是必然的结果:当这些社会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双性恋者时,同性恋恐怖症便会大为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至于一般人对双性恋所抱持的容忍程度,大部分工业化先进社会都将双性恋视为一种例外,而非一种常规之内的行为。但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在60%的人类社会里,双性恋不仅十分常见,同时也被这些社会所接受。例如在美拉尼西亚(Melanesia)某些小岛的社会里,任何青少年男孩在某段时期内都会和同性进行肛交,这种行为在当地社会算是一种正常的行为。而当地的女性也允许她们的长期伴侣偶尔和其他男性发生性行为。因为和伴侣的异性恋外遇比起来,这些女性更愿容忍伴侣的同性恋外遇。她们所持的态度是,只要她和伴侣的异性恋关系不受到任何影响,她们就不会在意伴侣的同性恋活动。所有这类社会里的年轻男孩都会当一段时期的同性恋者,有些男孩甚至会和其他同性建立短期的一对一关系。不过,即使是在这类社会里,终生奉行完全同性恋的男性还是十分罕见。因此很显然的,同性恋行为只是双性恋者繁衍策略中的一环。不仅如此,即使异性恋在某些较大且疾病更多的社会里是一种标准行为,但由于同性恋行为在繁衍策略中扮演着十分成功的角色,所以它有时甚至能够完全取代异性恋。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关于本站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