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首页 -> 外国名著 -> 马可·波罗游记 -> 在线阅读

第四十五章

小说:马可·波罗游记   作者:马可·波罗   更新时间:2012-10-7 21:34:18   阅读次数:

  亚丁王国

  亚丁受一个君主的统治,他的尊号叫苏丹。居民都是回教徒,并极端厌恶基督教徒。境内有许多市镇和城堡,并且有一个优良的港口。装有香料和药材的船只常从印度驶来这里,商人们购买了上述的货物后,再把这些货物从大船分装到小船上,以便转运到亚历山大港。根据天气的状况,沿着海湾航行二十天左右,就可到达目的地。

  商人们在船到亚丁港后,将货物卸下船,然后用骆驼向内地转运,走三十日,到达尼罗河。再用一种叫作哲姆斯的小船装载货物,沿尼罗河运抵开罗,再从这里沿一条叫作加利齐恩的运河到达亚历山大港。

  这是商人们将印度的货物从亚丁运到亚历山大港最容易走和最短的道路。他们在亚丁也同样装运大批阿拉伯马送往印度王国和各岛屿出售,并开出昂贵的价格,以获得巨大的利润。

  亚丁的苏丹向印度运来的商品以及从他的港口运出的商品征收关税,从中取得了巨额财富,因为这个港口是那一带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也是一切商船来往的必须之所。

  有人告诉马可·波罗,当巴比伦的苏丹第一次引兵围攻亚克城并占领该城的时候,亚丁苏丹援助了他三万匹马和四万头骆驼。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基督教的仇恨有多么大。我们现在将谈到厄西尔城。

  厄西尔城

  厄西尔城的统治者是一个回教徒,他公正地治理此城,并受亚丁苏丹的节制。

  从亚丁至厄西尔的距离约四十英里,有许多市镇、城堡和优良的港口隶属于厄西尔。许多商船从印度开来,并从这里运回大批的良马。这些马极受印度贵族的重视,商人们因此得以高价售出。

  这个地区生产大量的一等白香料,它是从一种像冷杉的树上一滴一滴流下来的,人们将管子插入树中或将树皮剥去,乳香就从割口处逐渐流出,然后凝结成固体。有时就算没有切口,由于气候炎热,这种乳香也会从树上流出来。

  这里还有许多棕榈树,出产大量的枣子,该国除米和粟外,没有别的谷类,因此必须从别处获得这些东西。酒不是用葡萄酿制的,而是用一种米、糖和枣酿成的,十分可口。他们还养有一种绵羊,这种绵羊在其它羊类长耳朵的地方上长着一对小角,并一直到鼻梁上。它另有两个小孔起着耳朵的作用。

  居民都是熟练的渔夫,捕获的金枪鱼非常多,以至于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到两条。因为该国天气炎热,寸草不生,所以他们通常把这些鱼晒干后用来作牛、骆驼和马的饲料。这些家畜由于经常食用,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上述饲料主要是由一种小鱼制成的。它们在三、四、五月份被大量地捕捞起来,然后被晒干堆在家中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畜也吃新鲜鱼,但更习惯吃干鱼。

  土人因为缺乏谷类,所以用鱼肉作为原料来烘制大饼。其做法如下:他们将鱼切成小块,加入某种汁液,并和入面粉,使鱼块变成糊状,然后把它们团在一起,放在灼热的太阳下晒干。最后再把这种饼干成块地贮藏起来,作为全年的食物。

  前面所说的乳香在这里的价格十分低廉,当地官方用十个金币可以购到一百公斤;随后他们再以四十个金币的价格转卖给外地商人,这是依照亚丁苏丹的指示出售的。他用上述低廉的价格收购这个地区所产的所有乳香,售出时便牟得了暴利。这里再没有什么可助谈兴的了,我们将往下介绍杜尔法城。

  杜尔法城

  杜尔法是一个重要的大城市,距厄西尔二十英里,位于东南方。居民是回教徒,它的统治者是亚丁苏丹的臣子。这个地方近海处,有一个港口,是许多船舶的往来之所。

  阿拉伯马匹从内陆国家汇集于此,商人们收买后,运往印度出售,可获得巨大的利润。这里也产乳香,但由商人自己购买。杜尔法还管辖其它市镇和城堡。我们现在要介绍卡拉耶提。

  卡拉耶提城

  卡拉耶提是一个大市镇,靠近一个叫作卡拉图的海湾,距杜尔法东南约六百英里。人民是穆罕默德的信徒,隶属于忽里模子的梅利克,当他受到别国的攻击或遭到严重灾害时,就以这个城市为后援,因为该城十分坚固,地势非常险要,从来没有被仇敌占领过。

  它周围的土地并不出产任何谷类,所以要从其它地区输入粮食。这个国家有优良的港口,许多来自印度的商船,在此城贩卖布匹和香料,以获得巨利,因为远离海岸的各市镇和城堡都很需要这些东西。这些商船同时还从这里运走马匹,在印度出售时,又可获得巨额利润。

  卡拉图海湾的炮台位于海湾入口处,未经允许,任何船舶都不能够自由进出海湾。这个城市的梅利克和克尔曼的君主维持着一种类似君臣的关系,梅利克需向克尔曼王进贡。但如果克尔曼王提出无理的要求,梅利克偶尔也会表示反对,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克尔曼王便会派遣军队进行威胁。于是梅利克便离开忽里模子,进驻卡拉耶提,这样,他便有能力阻断任何船舶的出入。于是船舶就无法到达克尔曼境内,贸易因此受阻,克尔曼王将收不到任何关税,这使他的收入大大减少,所以不得不被迫停止和梅利克的争端。

  港口上的坚固炮台不仅成为海湾的铁锁,而且也充当了这个海区的了望塔,因为从炮台上随时可以发现过往的船舶。国内的居民通常以枣子、鲜鱼或腌鱼维持生活。鲜鱼、腌鱼的供应量很大。但有地位有权势的人则从其它地方运来谷物供自己享用。离开卡拉耶提,向东北前进三百英里,便到达忽里模子岛。

  忽里模子

  忽里模子岛上有一座美丽的大城。它濒临大海,受梅利克的统治,所谓梅利克就是领主的意思,他还管辖着其它许多市镇和城堡。

  这里的居民是萨拉森人,都信奉回教。这个地方的气候极其炎热;但每家每户都设有通风装置,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空气引进各楼层和各房间内。倘若没有这种设备,人们一定很难在这里生活。我们在前面一卷中对于这个城市和启西、克尔曼都已说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我们对于大印度近海的各省市以及阿比西尼亚的某些国度——所谓中印度——已经说得很多了,现在,在结束本书之前,将回转去把以前各卷省略的地方再补叙一下。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关于本站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