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首页 -> 外国名著 -> 马可·波罗游记 -> 在线阅读

第六章

小说:马可·波罗游记   作者:马可·波罗   更新时间:2012-10-7 21:34:18   阅读次数:

  服堪王国 上山三日到达一高山 山顶处火的效力

  离开巴达哈伤王国,向东北与东之间的方向前进,经过两岸的许多城堡与居民点——属于这里君主的兄弟。三日行程之后,到达一个叫作服堪的王国。这个地方宽广各有三日路程的距离,居民为回教徒,有一种清晰的语言。人民态度文明,勇敢善战。他们的首领所管辖的土地是巴达哈伤君主的封地。

  他们用各种方法捕捉野兽。离开这个国度后,仍向东与东北之间的方向再继续走三日,终于到达一座大山的顶巅,此山高 耸入云,完全可以使人相信它的山峰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在这里的两个山脉之间可以看见一个大湖,有一条河发源于此,流经一个广阔的平原。平原上有丰富的青草,草质非常优美,既使最瘦的畜牲在这里吃草十日,也一定会变得膘肥体壮。

  这个平原有大批的牲畜,特别是绵羊最多,羊体肥大,羊角长达三、四掌,有的甚至长达六掌。牧羊人用这些角制成勺和器皿,用来盛放食物。还用这种羊角替羊织成篱笆,防止狼的侵入,据说这一带到处都是野狼,吞噬了许多野绵羊或山羊。绵羊的角和骨头的数量众多,堆在路旁,可以在积雪的季节引导游客,以免他们迷路。

  这个高原名叫帕米尔高原,沿高原走十二日,看不见一个居民,因此出发前必须准备好一切路上所需的食物。此处群山巍峨,看不见任何鸟雀在山顶上盘旋;同时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的缘故,点起火来,不能产生与低地同样的热力,对于烹煮食物也难以产生同样的效果,这种现象虽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是被事实证实了的。

  走完十二天路程后,仍须向同一方向再走四十日,经过连绵不断的山峰和沟谷,穿过许多河流与荒地,看不见任何住所或青草,每种食物必须自行携带。这个地方叫作柏罗罗。但在这高耸入云的群山之中,却住着一个桀骜不训和崇拜偶像的野蛮部落,以能够猎取的一切野兽为食,服饰也用兽皮做成。

  喀什噶尔城及其居民的商业

  终于我们到达一个叫喀什噶尔的地方(即喀什),据说这里从前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但现在隶属于大汗的版图。居民信奉回教。这个省十分辽阔,有许多市镇和城堡,喀什噶尔是其中最大的和最重要的。居民的语言是他们所特有的。他们以商业和制造业为生,棉织业尤其发达。他们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和大麻的产量都十分丰富,国中的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实际上,该国的居民是一群污秽而可怜的人,食品粗糙不堪,饮料质量尤其低下,居民除回教徒外,还有一些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徒,他们按自己的法律生活,并有自己的教堂。全省的面积为五日的路程。

  叶尔羌城和圣约翰教堂奇妙的石柱

  叶尔羌(今新疆疏勒)即是一个宏伟壮丽的城市,城内有美丽的花园,周围有盛产一切果实的平原。居民一部分为基督教徒,一部分为回教徒,受大汗的一个侄儿的统治。不过大汗与这个侄儿的关系并不好,他们彼此不断地争斗,甚至发展为战争。这个城位于东北方,据说,在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一个奇迹。不久以前,当时统治这里的大汗的亲兄弟察合台亲王改奉了基督教,此事使当地基督教的居民大为兴奋,他们在这个亲王的帮助与保护之下建造了一座纪念圣徒约翰的教堂。

  这座教堂的构造是圆形的,屋顶的一切重量都集中在中央的一根石柱上,他们在石柱底下安置一块方石头作为基础。这块石头是经过亲王的允许,从回教徒的一座清真寺中取来的,当时因为回教徒惧怕亲王的势力,不敢加以阻挠。但察合台死后,继位的新主却无意信奉基督教,于是回教徒又恢复了庞大的势力,他们从新主处取得一道命令,令基督教徒将以前取去的石头归还给他们。基督教徒提议愿用重金来赔偿,但遭到拒绝,因为回教徒希望因为石头的移动而使整个教堂倒塌。

  陷入困境中的基督教徒除了含着眼泪,毕恭毕敬地祈求显赫的圣约翰的保佑外,已别无它法了。到了他们应交还石头的那一天,奇迹出现了,因圣徒的保佑,石柱竟自行升起,离基石有三掌高,这样易于移动石头。教堂在这种状况中,没有任何一种支持,一直保存到今天。

  我们对于这件事已经讲得够多了,现在让我们讲一讲卡尔堪省(今新疆莎车)。

  卡尔堪省及其居民的腿肿、甲状腺肿大病

  离开这里后,即进入卡尔堪省,该省面积约五日路程,居民绝大部分为回教徒,一小部分为聂斯托利派基督教徒,隶属于大汗。此处的物产十分丰富,棉花也很多。

  居民是一些熟练的工匠。这里流行着一种腿肿病和甲状腺肿大的疾病,主要是因为他们所饮用的水质不洁净。这个国家再没有其它事件值得考察了。

  富庶的和阗城

  向东南和东方之间的方向前进,就到达了和阗(今新疆和田),全省的距离为八日的路程。此省是在大汗的版图之内,人民是回教徒。省内有许多城市和要塞,但主要的城市是和阗,省的名称也与城名相同叫和阗。一切人民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这里都极为丰富。同时此处还盛产棉花、亚麻、大麻、谷类、酒和其它物品。居民经营农场、葡萄园,并有无数花园,他们以商业和制造业维持生活,但并不是勇敢的战士。我们现在要说及的是贝恩省。

  贝恩省及其境内河流中的玉髓、碧玉与结婚的奇俗

  贝恩是一个省份,全省面积约为五日路程,位于东与东北之间。它也属于大汗的版图,有许多城市和要塞,其主要的城市也叫作贝恩。省内有一条河流经过,河床中有许多名叫玉髓和碧玉的宝石。居民的一切物品都用它们来换取。棉花也是这里的特产。

  这里的居民以商业和制造业为生,他们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凡结过婚的男人离家外出二十日,他在家的妻子就有改嫁的权利;男子也同样可以到别处另外娶妻安家。前面提到的一切省份,如喀什噶尔、和阗、贝恩以及罗布荒原都在土耳其斯坦的境内。以下将介绍沙昌省。

  沙昌省(今新疆且未)居民在鞑靼军队行近时逃往荒原中

  沙昌也是土耳其斯坦的一个省份,在东与东北之间。从前是一个物产丰富、繁华热闹的地方,但现在已被鞑靼人弄得满目荒凉了。人民是回教徒,主要的城市也叫沙昌。省内有几条河流,也产玉髓和碧玉,大多运往契丹出售,数量十分巨大,是这里的主要商品。从贝恩到这里,沿途是一大片沙漠,在某些特别地方虽然也有清泉,但大部分水是苦的,不能入口。当鞑靼人的军队经过这里时,居民如与之为敌,他们就抢劫居民的货物;如与之为友,也要宰杀并吃掉他们的牲口。因此居民一听见有军队来,就带着家眷和畜牲,狂奔两日,逃到沙地的荒原中某些有淡水的地方,得以活命。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又将所积的谷类藏在沙地的洞穴中,每月只取出食用的数量,除他们自己外,没有人知道藏谷的地方,因为他们的足迹旋即就被风扫平了。

  离开沙昌后,在沙地行走五日。该处的水大半是恶劣的,这里没有值得注意的东西。第五日到达一个大荒原边界的罗布镇(今新疆若羌)。

  罗布镇 相邻的大荒原与经过荒原时所听到的怪声

  罗布镇位于东北方,靠近一个大荒原——罗布荒原——的入口处。此镇属于大汗的版图,居民信奉回教。所有要经过罗布荒原的旅客,通常都在此处停留一段时间。一方面可以恢复体力,另一方面可以预备将来行程所需要的物品。他们将食物和商品都装在那些强壮的驴子和骆驼背上。如果这些牲畜在走完这个荒原之前,就已精疲力竭,不能前进的话,商旅就把它们杀而食之。不过这里的人用骆驼的多,用驴子的少,因为骆驼能载重物,而食量又小,比较合算。

  人们必须要准备能够支持一个月的食物,因为即使从荒原的最窄处穿过也需要一个月时间。倘若要穿过它的最宽部分,几乎需要一年的时间,而要携带如此多的食物,实在是不可能的。在这三十天的路程中,不是经过沙地,就是经过不毛的山峰。不过在每晚所停留的地方可以找到水,水量虽然不多,但却足够供给一百人和他们所携带的牲口之用。有三、四个停留地的水又苦又咸,但其余二十处的水却都是甜的。这一带没有任何禽兽,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养活它们。

  这个荒原是许多可恶的幽灵的住所。它们戏弄商旅,使他们产生可怕的幻觉,陷入毁灭的深渊。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有些旅人如果在白天睡觉或被其它事情所困,落在后面,而骆驼商队却已经转过山脚,不见了踪迹。那时,他们就会突然听见有人在呼唤自己的名字,并且口音很熟。他们误以为是同伴的呼叫,就会跟着呼声走下去,而这恰恰误入了歧途,迷失了方向,最后只好坐以待毙。如果在晚上,掉队的人会听见大队人畜在道路的这边或那边行进的声音,他们又会认为这是他们同伴的足音,于是向发声地方走去。等到天一破晓,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大道,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这些幽灵有时在白天幻化成他们同伴的样子,呼唤他们的名字,并尽力引导他们离开正道。据说还有些人在经过这个荒原的时候,看见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迎面而来。为了不被抢掠,这些人便夺路而逃,但却困此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往哪边前进,最后悲惨地饿死。据说,这些幽灵,有时会在空中发出乐器的响声、鼓声和刀枪声,使商旅们不得不缩短自己的队伍,采取密集队形前进。商旅们在晚上休息之前必须小心谨慎,要定下一个前进的标志,来指出第二天要走的路,并在每只牲畜的身上挂一个响铃,以便在失散后易于控制。这就是在经过这个荒原时不可避免的麻烦与危险。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关于本站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