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汇报体会 -> 工作汇报 -> 正文

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汇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0:17阅读:
字号:|
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工 作 汇 报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2004年11月8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临邑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领导多年来对临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临邑县辖7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街道办事处,855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140余个县直单位,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总人口51.9万,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01718人,育龄群众30余万。  2002年初,我县积极响应省市号召,提出奋斗三年、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工作目标。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创优”任务目标,以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满足广大育龄群众需求为着力点,大力开展了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综合优质服务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等内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极大地增强了广大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增进了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2002至2004年度,全县合法生育率连续三年达到98%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为107;出生缺陷发生率近两年平均控制在5‰以内。自查显示,我县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满意率达到了93%。2002年,我县在德州市率先被命名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县计生局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局长王长河同志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县计生局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被市文明委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三年间,全县计生系统先后有16名同志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省市记功奖励或命名表彰,24人被县委、县政府提拔重用。  下面,我将近几年我县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具体情况和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加强领导,为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提供“三大保障”  (一)狠抓学习和组织领导,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为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抓好计生工作和开展计生优质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近几年县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以及上级有关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纳入了学习计划(《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定期组织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贯彻“一法三规一条例”、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大意义,统一了思想认识。为保障“创优”活动的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参加的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临邑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方案》和“三级联创”的意见,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和评估标准。要求各级各单位把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作为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列入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近几年,书记、县长多次听取创建活动的情况汇报,对创建工作高标准、严要求。2002年,采取县财政统筹的方式,解决了农村独生子女费的兑现问题;2003年,将“四术”免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今年,就城区计划生育又解决了属地化管理问题,真正做到每年都能解决一至两件影响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调度会议,分析创建形势,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工作落实。县人大和县政协领导也分片包干,定期听取创优工作汇报,深入一线督查工作落实情况。县委办、县府办认真履行职能,把“创优”工作列入重大事项及时派员督促检查,定期向县委、县政府领导专题汇报。县几大班子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督导,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创建热情,促进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三个机制”,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经济和政策保障。一是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为保证计划生育事业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县乡财政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兑现奖励、宣传教育、服务站(室)建设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后,县政府克服困难,制定政策,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在农村全面推行避孕节育技术免费服务;在税费改革中,县委、县政府把计生局纳入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听取计生局对税费改革后如何保证计生经费、解决基层干部报酬等问题的意见;县政府将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保证投入年年有所增加(2002年投入275.4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52.9万元,乡镇投入122.5万元,人均5.4元;2003年投入325.61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76.61万元,乡镇投入149万元,人均6.32元;2004年预算363.16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90万元,乡镇投入173.16万元,人均7.03元);2002年以来,县财政每年统筹解决资金近300万元用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兑现,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二是建立了利益导向机制。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意见》。在农村,除落实了独生子女费和技术服务免费外,对放弃二胎家庭落实了一次性1000元的奖励。推行了政策内生育计划母婴安康和独生子女双全保险。200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24万元,办理母婴安康保险11896例,独生子女双重保险4.4万例,共有479个家庭在保险责任之内发生不幸,县计生局、计生协为他们索赔保险金额达171万元。成立了临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金,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落实了救助政策。近几年,县、乡对在档的86个独生子女特困家庭全部实施了救助,发放救助金、慰问品折合资金4万余元;相关部门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计划生育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等方面落实政策,在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多方面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展生产,激励群众少生快富奔小康。各项优先、优惠、扶持、救助政策落实面达到96%以上。三是建立了综合治理机制。县乡党委、政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和单位部门责任制,并与相关部门严格签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齐抓共管责任书,各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了垂直负责体系和重点联系制度。为激励各级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追踪奖惩、一票否决、离职审计制度的若干规定》,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按照《规定》要求,在全县综合性表彰和单项表彰中,坚持征求计生部门的意见,对违反计生政策的人员和计生工作落后的单位,坚持一票否决、离职审计和追踪奖惩制度,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识,为计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去年以来,为严格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意见》,专门组织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性别比专项治理动员会议。县计生、卫生、工商、药监、公安、法院等部门联手协作,重拳出击,在全县建立健全了监督制度、终止妊娠管理制度、凭证分娩制度,共组织以清理B超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活动2次,累计清理B超11台,没收非法经营引流药物567件,取缔非法妇科产科诊所3家,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全县出生婴儿性别比稳定在了正常范围内。为帮促计划生育薄弱村,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对计划生育薄弱村实行部门帮促的实施意见》,要求相关部门结对帮促出现违法生育的计生薄弱村。各部门根据所帮促村的实际情况,发挥部门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帮促活动,收到了良好成效,绝大多数薄弱村已经转化。为应对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全县晚婚率下降的问题,加大了对婚姻登记的综合治理力度。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晚婚晚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04〕34号文件),全县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奖励政策,各级计生部门向广大育龄群众发出倡导晚婚晚育的公开信,各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各适龄青年都签订了晚婚协议,落实合同管理;民政部门在办理结婚证时,对达不到晚婚的加强宣传教育,力求群众自觉的实行晚婚;与共青团组织联合,在全县未婚青年中大力宣传县里关于对晚婚夫妇的引导奖励政策,大力提倡婚育新风尚;利用协会贴近群众的优势,把晚婚晚育等计划生育政策自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出,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晚婚、晚育率得到了逐步的提升,及时扭转了晚婚率急剧下降的被动局面。  (三)强化基础建设,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阵地和人员保障。一是建立了以县计生服务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站为中心,村服务室为基础的“环境优美、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的技术服务网络。继1998年县财政投资300多万元建立县计生站服务中心大楼以后,县计生服务站先后又累计投入283万元,购置了服务必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和专用车辆,对科室设置进行了重新布局,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了大批技术服务人才。各乡镇计生站也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按照优质服务的要求,扩建房屋,添置仪器,培训技术力量。6月22日,东平现场会议之后,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县、乡计生服务网络建设,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了县、乡计生服务站的生存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县计生站和11个乡镇计生站全部取得执业许可证,医疗技术人员全部达到了70%以上的比例,并按照省计划生育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和完善了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历年来未发生过1例技术服务事故。县计生站于2002年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7个乡镇服务站达到了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标准,总数在全市最多。二是建立了以乡镇人口学校为中心,村人口学校和协会会员之家为基础的宣传服务阵地。为提高宣传效果,在原有基础上,今年为各乡镇服务站购置了电子触摸屏,为满足到站人员的计划生育知识需求提供了方便。全县村村建起了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和会员之家,70%以上达到了“三位一体,单门独院”的要求。各村计生专职主任、查访员、育龄妇女小组长和会员小组长等人员,借助阵地和深入到户的机会,针对群众的不同需求,开展了“十登门,十到人”计生优质服务活动(婚前登门,晚婚、晚育教育到人;新婚登门,生育政策落实到人;孕期登门,优孕优生指导到人;产后登门,保健服务到人;避孕节育登门,知情选择服务到人;术后登门,随访服务到人;生殖保健服务登门,服务措施落实到人;科技致富登门,致富知识培训到人;优待政策落实登门,激励措施到人;流动人口管理登门,管理服务措施到人),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三是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县委、县政府为计生局配备了有医学专业学历的副局长,按要求为县、乡计生站采取内培、外聘等形式,配备了高、中级技术服务专业人员,70%的县乡计生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技术人员全部具备了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持证上岗。在机构改革中,县、乡计生站全部保留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各乡镇全部保留了计生办,村村配备了专职计生主任,80%的村计生主任经过选举进入了村“两委”班子,近三年新任村专职主任达到了知识化、年轻化、女性化的要求,并达到职责、任务、报酬落实。每年都通过举办培训班、外派深造、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队伍建设,乡、村计生专职干部对人口与计生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计生整体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为开展优质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强化宣传,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利用媒体进行社会宣传。县委宣传部将计划生育“双进”(宣传教育进村、婚育新风进家)、“双建”(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幸福美满家庭)活动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在《临邑大众》、临邑电台、电视台开办了计划生育专栏,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保持了宣传的经常化、系统化;在乡村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设施,分期宣传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同时还通过在主要道路、街道两侧刷写永久性标语、宣传画等多种形式,使广大育龄群众耳闻目睹计划生育及优质服务的内容,对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活动进行专题宣传。每年在“9·25《公开信》发布日”、“7·11世界人口日”、“5·29协会活动日”等各种纪念日,县乡村各级都坚持举办宣传活动。有的把上街宣传与义诊结合,有的举办科技宣传周活动,有的举办知识竞赛,还有的举行计划生育专题文艺汇演,各种活动都把计划生育及优质服务贯穿始终。今年“5·29协会活动日”,全县县、乡、村三级协会组织广大会员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翻印《艾滋病预防知识》3万本,试卷26万份,参与艾滋病预防知识答题的会员和群众达10万余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据统计,近几年全县共举办各类计划生育专题宣传活动267场次,直接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次。  (三)针对不同群众进行个性宣传。在大范围、覆盖式宣传的同时,我们还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育龄群众,利用人口学校、悄悄话室、多媒体触摸屏、电教设备、标本模型等,加强了个性化宣传教育。对准备结婚的男女青年,县乡计生站负责进行婚前性卫生知识、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知识的培训;对准备怀孕的妇女在乡、村两级人口学校分别进行孕前优生优育知识培训,帮助她们选择最佳怀孕时间及孕前注意事项;对已怀孕的妇女培训孕期保健知识,指导孕期应注意的事项,提倡住院分娩;对产褥期妇女由村查访员负责产后随访,了解掌握母婴健康状况,指导产褥期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及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知识等;对渡过生育期后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知识的培训,帮助她们预防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增强她们生殖保健意识和预防能力。针对育龄群众的不同知识需求,仅今年县计生局就投资20多万元,编印了6万套高质量的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小折页,分别把育龄群众各个生理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应享有的服务和计划生育政策及各项工作管理规范进行了详细说明,有针对性地分发到育龄群众手中,进一步加强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性健康、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等知识的教育培训,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80%以上。  三、强化服务,大力实施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三大工程”  我县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和宣传引路的同时,紧紧围绕实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保健、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大力开展了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工作。  (一)深入开展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一是宣传发动,为知情选择奠定群众基础。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印发资料和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知情选择的重要意义,尤其强化了个性宣传,通过村查访员和技术服务人员上门访问、访谈,了解群众的个性需求,受到群众的理解和欢迎,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热情支持的良好局面。二是规范运作。狠抓了“四个环节”:首先加强知情培训,目前全县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和避孕节育育龄群众知情率和避孕节育方法选择率均达到了90%以上;其次是实行分类指导,技术人员采取上门指导、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坚持使用《避孕节育手术前知情选择同意书》,做好手术记录,向育龄群众提供适宜选择的避孕方法;第三是搞好随访服务,避孕药具及产后、术后随访服务率达到98%以上;第四是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引进推广了吉妮环等新型避孕药具,满足了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多种选择的需要。目前,全县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了99%,有效率达到95%以上。  (二)深入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我们充分利用本县技术服务网络健全的优势,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了多项服务。一是加强了科普教育,使育龄群众增长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县、乡计生部门经常印发宣传生殖保健方面的知识资料,为每位已婚育龄妇女印制了生殖健康手册,生殖保健服务建档率达到了100%,同时印制了男性生殖健康宣传手册,已婚育龄人群中男性参与生殖保健活动和服务的人数达到了22%。二是认真开展孕情、环情普查工作。每年开展“双情”普查两次,普查率达到了98%以上。三是结合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查体活动,普遍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教育和引导妇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广泛开展“小病当大夫,大病当参谋,与育龄群众交朋友”活动。近三年,县、乡计生站累计查治各类妇女病3785人次,治愈率达80%以上,育龄妇女获得了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四是开展不孕不育症治疗。县计生站开设了不孕不育症治疗门诊,除本站的医疗人员外,每月7号、8号聘请省计划生育医院的不孕不育症治疗专家来站座诊,就男、女性生殖方面的疾病及不孕不育症给予及时诊治,为广大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目前,已接待患者2678人次,治疗385人,有11对患不孕不育症的夫妇通过治疗实现了生育愿望。  (三)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县、乡计生站除为广大新婚夫妇提供正常的优生优育咨询之外,还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一条龙服务。一是为持《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和《生育证》者开展病毒“四项”检测,并积极推荐服用“福施福”营养素。目标人群“四项”病毒检测率达到了100%,2002年以来,共为13775个服务对象开展了“四项病毒检测、检查”,查出阳性患者225人,通过治疗已全部康复;推广使用“福施福”40500盒,目标人群服用率达98%以上。二是为病残儿再生育二胎家庭全部建立了监护档案。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积极为被监护对象开展孕前指导、孕期跟踪、定期随访服务。从被监护对象怀孕三个月开始,每月为其开展一次产前检查,6个月后每半月监测一次,产前一个月每周检查一次胎儿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指导治疗。三是开展孕期保健流动服务。县计生站投资16.8万元,专门配备了流动技术服务车,派出由3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流动技术服务队,携带B超、心电图机等仪器常年深入乡、村,免费为怀孕对象进行健康查体及孕情跟踪服务。截止目前,跟踪服务已达37864人次,查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158例,无脑儿、脊柱裂等畸形胎儿13例,均采取了补救措施,使全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之内,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深化改革,推动创建活动依法健康开展  (一)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为加强社会监督,县、乡、村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县计生局、服务站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全县855个行政村在醒目位置,全部印刷了计划生育收费标准公示栏,县、乡455名计生专职干部,全部实行了挂牌上岗服务。每年开展群众评议计划生育工作活动,并设立了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为严厉打击违法生育行为,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县计生局和法院组成联合计生执法办公室,对2002年10月以来的违法生育进行了彻底清查,完善执法文书103套,对61个家庭困难的违法生育户制定了社会抚养费缓缴计划,对抗缴社会抚养费的8个违法生育者给予了行政拘留,共联合办案103起,征收社会抚养费36万元。在执法工作中,广大计生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使全县多年保持了“四无”先进荣誉,即“无重大计划生育行政违纪违法案件、无越级集体上访、无信访积案、无恶性案件”。县计生局在全县多年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均居县直执法部门前列,今年被国家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二)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一是加强宣传。通过全方位的宣传,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重大意义,自觉参与村民自治。二是严格程序。严格按照申请、审批、签状、宣传、建章、立制、签协议书七个程序进行,防止走过场。三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把《章程》、《协议》交给群众反复讨论修改,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努力使责、权、利相统一,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村计生协会由于组织网络健全、联系群众广泛、各类人才众多,在村民自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协会会员已成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骨干力量,经常性开展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宣教、帮扶、救助活动,定期向各级反映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基本实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标。五是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党支部、村委会负责组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负责组织群众参与章程、协议的制定和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负责村务公开和推行民主监督,负责监督村规民约的执行,负责履行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责任。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已有92%的村达到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标准,其中48%的村达到了模范村标准,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从“治民”到“民治”的跨越。  (三)改革运行机制。根据省市要求,借鉴即墨经验,全面启动了“收集信息—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优质服务新机制。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逐步实现工作决策科学化。制定工作计划从围着“数”转,转变到围着“人”转、围着人的需求转,从而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今年以来,共收集群众需求信息5814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二是建立科学的制度、规范,保证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在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一改过去以强迫命令、行政干预为主,完成责任目标,对上负责,让领导满意,为现在的提高计划生育干部素质、满足群众的需求,达到群众满意,做到既“对上负责”,又“为民谋利”。以此为标准,使日益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完全符合优质服务的理念,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约束和导向作用。三是建立了信息系统,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为优质服务提供信息支持。各乡镇全部配备和更新了微机,县、乡与省市各级建立了互联互通的计划生育信息专线网络和IP电话系统,内部网络全面建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更新及时、准确,统计信息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县计生站投入20万元,建成了局域网络,配备了全省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信息软件,实现了数字化。目前,县、乡计生办微机全部更换了新版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软件,全天24小时保持正常运转,收集群众信息渠道畅通无阻,建立了收集、分析、反馈、应用群众需求信息制度,全面实现了县、乡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的网上查询。县计生、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实现了微机信息的资源共享,定期横向传递有关新婚、出生、落户等方面的信息。计生局设置了专门科室负责信息的分析、汇总,为制定新一轮工作计划、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了依据和支持。四是改进了考核评估办法。为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导向作用,精简了考评指标,增加了考评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利用评估手段达到了改进和促进工作的目的。  (四)改革城区计生管理体制。我们认真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在城区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并进一步依托社区,全面加强了对流动人口和城区的管理。首先,由计生、工商、公安、城管、临邑镇等部门以社区为单位,采取分片入户、集中调查登记的方式,彻底摸清了每家每户的底数,掌握了城区居民和流动人口计生基础信息,达到了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奠定了基础。其次,全面加强了对城区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阵地,建立了由政府领导,计生、工商、公安、房管等部门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把计生工作纳入了社区管理范围,做到了流动人口与常住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统计、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形成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体系,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建档率、发证率、验证率等主要指标均达到了95%以上。各位领导,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与上级和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全县30余万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部分计生服务站、室硬件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部分村干部和计生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群众旧的婚育观念尚需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来逐步改变;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的程度不够深,妇女依然承担着过多的责任等。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省委、省政府的考核评估活动为契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级联创”的“八好”要求(宣传教育好、依法行政好、机制创新好、服务质量好、科学管理好、村民自治好、政策导向好、综合治理好),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