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师德 -> 正文

浅谈师德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48:41阅读:
字号:|

  浅谈师德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主战场,课堂是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还需要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师德 素质教育 教师 学生

  教师工作在教育战线的最前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拥有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格素质,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我们在大力发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时也发现了存在一些不可小觑的问题,有些教师不注重个人职业道德建设,他们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不良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严重损坏教师形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因此,现阶段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1 师德与教师素质构成

  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跨入新世纪,广大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新世纪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更高了;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要求更高了;三是面对势不可挡的信息化潮流,每位教师必须冷静应对。

  高素质的教师素质的构成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的观念和信念,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

  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比过去更高、更宽。它包括:本体性知识即特定学科知识,这是好教师的必要条件。条件性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学习评价的知识等。它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持作用。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化。它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实践指导作用。文化知识:指特定学科知识以外的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好教师的重要标志,对教师以最佳效果传授本体性知识起辅助作用。

  高素质的教师必须掌握专业技术。专业技术包括:教学的观察诊断、教学监控、教育科研、沟通合作、多媒体技术运用、心理咨询指导、社会实践指导、班级管理、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理,实践反思等。

  2 师德与教师观念的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教育理论的先导和教育观念的导向,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教育实践。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当好经师,还要当好人师,更要做教育家。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这既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观念包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正确的人才观主要有:坚信人才多样化,行行能出状元;坚信人人都有才,人才有差异;坚信人人能成才,成才的路千万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个体成才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等。

  科学的教育教学观主要包括:确立大教育观念;学校以教学为本,教师以育人为本;转变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选择,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素质全面也不是同一规范;承认差异,鼓励成功,允许后进;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失败是学生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注意体验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终身学习是教师不断进步的阶梯;在造就学生成才的同时成就自我,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要求;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教师应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推动学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动等。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下转第199页)(上接第96页)键。它包括:进行发展性评价,为明天培养人才;进行鼓励性评价;评价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应从多个角度看学生,用多把尺子量学生,鼓励更多的成功者;进行师生双向评价,被评价主体应有知情权和隐私权;正确认识升学率;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等。3 师德与教师人格特征

  一位教师对自己学生的影响具有随时性、时效长、力度大等特点。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潜移默化的。从某些方面来讲,教师的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

  教师具有的良好人格是:对人生有透彻圆熟的了解;对学生严格而不苛求,温和而不随便;思想开朗,不以个人好恶影响学生的看法;常识广博,足使学生心悦诚服;有民主性,不滥用职权;和学生打成一片;言出必行,言行一致;随时留心学生的反映,具有自我修正能力;讲话保持有异议轻松,多鼓励而少训斥;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讲课条理清晰,善用实例;不装腔作势,不自以为是;经常协助学生解决困难;对每个学生表示关怀和体帖;处事公平而无偏私。除此之外,要有良好的仪态,内心高雅,品质高尚。仪容端正、典雅,举止文明优雅,态度和蔼可亲,能深深吸引学生。

  4 师德与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要维护好自身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较快调节好心理,随时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需要参加必要的必理咨询、辅导或心理治疗。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注重饮食习惯,要保持健康合理营养的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工作之余注重锻炼身体。在人际交往中,不论是和学生、同事,还是家人、朋友,都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自己情绪出现异常时,可通过转移、宣泄等方法及时调节。

  增进教师身心健康的措施。教师首先要热爱生活,具有积极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观对待生活和工作。遇到困难挫折时,不悲观失望,积极主动想办法克服解决。热爱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水平。积极锻炼身体,磨练个人意志,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有效情感。

  5 加强师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前提,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顺应国家精神建设的需求,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坚定广大教师的教育信念,让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法律法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目前,对教师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学习,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加强辨证唯物主义学习,抵制唯心主义,崇尚科学,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加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争做学生表率的教育,增强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教师知法懂法,依法教学;积极展开各种健康心理咨询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教育机关和各级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领导、党组织及教师党员要率先垂范,自觉起模范带头作用,投入到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中去。要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违反道德规范的教师要严肃处理。搞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检查评估。积极鼓励学生、家长、社会进行监督评议,学校和教师认真听取意见,积极改进工作。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