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追寻探究式教学的真谛----从“楞次定律探究式教学谈起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8阅读:
字号:|

  追寻探究式教学的真谛——从“楞次定律探究式教学谈起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课程实施中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求物理教学应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很赞同这一理念,我也在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也经常阅读探究式教学案例,但总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我打算在合适的时机也尝试一下探究式教学。经过两次大胆地尝试,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1 两次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记得去年上公开课,内容是“楞次定律”,我在阅读课本内容后,觉得该节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发现判定感应电流的规律。为此,我以同桌两位学生为一组,准备了实验器材,如磁铁,线圈,灵敏电流计等。同时,备课中,我为学生设计好了实验步骤,把学生可能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都列出了提纲,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作了设想。此时,我已感到成竹在胸,对明天的课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带着几分期待,我走进了教室。学生看到桌上放着这么多实验器材都很兴奋,纷纷猜测今天将做什么实验。“课堂气氛很不错嘛!”我心里想到。简单的行礼问好后,正式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判定感应电流的方法—— 楞次定律,与以往不同,这次将由你们自己通过实验来归纳这个方法。”我说,“实验前,首先请大家弄清线圈的绕向和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学生马上拿起线圈,电流计比划起来了。几分钟后,我在黑板上做了简单的图示说明。接下来,我用幻灯片的形式投影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磁铁N 极竖直向下插人螺线管中。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根据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判断螺线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第二步:若把磁铁的N极从螺线管中拨出,会出现什么情况?”同时,我还提出了在实验中思考的问题:原磁场的方向是怎样的?在磁铁N 极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怎样变化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对原磁通量的变化有什么影响?学生们立刻开始探究起来,有动手操作的,有作记录的,课堂上十分热闹。

  “这大概就是探究式教学的优点之一吧,参与度高,和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啊!”我心中窃喜。不一会功夫,学生的探究任务完成了,我的问题也可以正确回答,探究活动顺利结束。但此时,我发现学生早已没了刚开始上课时的兴奋,在他们脸上也看不到完成一项科学探究任务的喜悦。甚至到探究实验的后半段,有部分学生显得无所事事,自顾自看书。

  “这就是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吗?”下课后我一直在问自己,一番思考后,我想:“也许,我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了,他们没有真正意义的探究,而仅仅完成了一项我布置的实验。”因此,我决定在去第二个班上课时对教学设计作一番改进。

  第二次上课,仍然是这些实验仪器,与前一次不同的是,我说:“假如,你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人,请你来设计一个实验发现判断感应电流的方法。从我刚才给出的仪器中选取你需要的仪器,如果不够,可以向我提出申请添加。”

  学生都很兴奋。选好仪器、接好电路之后,学生分组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和线圈的绕向,并推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十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都有了结果,我选了其中几组进行发言。

  “老师,我们认为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学生张说。张的发言立刻引来了一阵议论。

  “还有不同的观点吗?”我问。

  “老师,我们认为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其他一组学生回答道。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引来了更大的争论。同时也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我。

  我不动声色,“下面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互换实验方案,看一看还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论呢?什么时候原磁场的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什么时候原磁场的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我说。

  课堂上掀起了高潮,学生纷纷互换实验方案,交流实验心得。又过了十几分钟,我请了刚才的两组学生进行了汇报。

  “你们交换实验方案后,有什么新发现啊?”

  “老师,我们发现,当磁通量增加时,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反之则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此时,其他很多组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发现了规律,于是我顺水推舟,提出了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在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最后请同学们将磁铁换一极,再验证一下以上规律是否正确?”我说。

  学生又开始了探究,“哇!”不少学生高呼起来。

  与此同时,下课铃声也响了。走出课堂,我仍然沉浸在刚才的课堂气氛中,两次都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可收到的效果却完全不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探究式教学,我陷人了深深的思考中…………

  2 案例引发的思考

  两次探究式教学,却收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前一次,学生在我预先设置好的模式下探究,虽然顺利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课堂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结果学生匆匆探究,草草收场,探究只能流于形式,达不到探究的目的。第二次,我修改了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在探究中唱主角,并允许他们在探究中失败。结果,这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收到了不错效果。通过两次教学,让我对探究式教学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正如杜威所说,“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

  2.1 探究式教学应在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展开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 ,学生探究过程中自主性的丢失是导致探究式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前一次教学中,我总是想着,总是急于把正确的做法教授给学生。无论是在探究问题的生成、探究方案的设计、探究行动的展开,还是在探究结论的生成都由我包办,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非常有限。知识建构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与教师知识的相互作用上。其实,这是一种异化了的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驯服了的探究式学习”,其实质仍然是一种灌输式教学—— 将知识和方法一并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参与热情自然不高。因此,在课后反思中,我觉得知识应靠学习者自主建构,而不是由教师来提供。所以在第二次教学中,我把自主建构知识的机会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自己开展探究过程,自己得出探究结论,并让他们相互比较探究结果,这样做使学生参与并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这一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是很强的,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权是很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师通过设计一种让学生感到无忧无虑的空间,一种可以探索、表达、分享思想的空问,从而来创造意义建构、知识建构的领地。

  2.2 实施探究式教学中更应重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知识结论的产生过程,只重视知识结论的理解和应用。但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

  正如布鲁纳说:“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因此,教师应该把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做法反映到教学中来。在案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来扮演科学家的角色,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即“问题— — 假设—— 求证— — 结论”的探究路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才能在探究获得成功后发出“哇!”的欢呼声,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从传授知识中解脱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的品质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反之,正如案例中第一次教学所描述的那样,学生的兴趣、热情、积极性、投入程度、专注程度、思维张力都十分有限。同时,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允许学生在探究中犯错误,这是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现象。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表达他们的想法,不时插入一两句质疑或反驳的话,引导学生注意他们想法和推理中的矛盾之处。最后,在学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2.3 探究式教学应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

  在整个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由于个体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案例中,两个小组的观点恰好相反,由此,我特意为学生安排了交流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彼此交流探究方案,相互取长补短,最终两组学生发现了规律。由此我感到,探究者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一系列价值。

  (1)探究者通过“相互交流”,明白了对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

  (2)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

  (3)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

  (4)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

  (5)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3 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所以无章可循。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组织,可以进行指导,可以参与,但决不能越俎代庖。最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真理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展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还给学生探究之趣,这也许就是两次探究式教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上一篇: 远程教育资源对课堂教学影响的浅...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