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3:49阅读:
字号:|

  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的高中生地理学习多以“被动学习”与“机械学习”为主,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培养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自愿地学习。高中地理教学要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观察、实验、操作、交流研讨,并按自己的想法目的“自由”地获取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应要求学生拟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关于地理分布、地理名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不同类型知识点的不同要求层次:知道、记忆、识图、理解、运用等,关注与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机整合。通过拟定学习目标,学生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有了基本的认识,从而使其在进一步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

  (二)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获得关于实际的真实感受,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行动。教学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考察、参观,开拓学生的胸襟和视野,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学习“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先让学生走向社会考察学校附近的工厂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布局是否合理,可能的不利影响,整改措施等。学生在这一有趣的自主课外活动中,能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而终身受益。

  (三)构建知识结构,训练学生自主归纳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归纳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规律性的理性认识,便于知识的巩固与再现。师生共同把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采用系统纲要法、表解法链接构建成存贮图式加以存贮,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其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查书刊、剪报纸、看录像、上网搜索等,要研究就要有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动力。

  2.实施案例教学,让学生各书己见。实施地理案例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高中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和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让学生各书己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三、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关系。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自主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不能促进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及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要树立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在课堂上才会真正地自主学习。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

  3.处理好双基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以为课程改革就可以淡化双基,在组织课堂活动中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使注意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自主探索,但由于目标模糊和组织能力不强,结果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从而不能做到课堂教学活泼而有序,既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又削弱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处理好双基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以使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大面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上一篇: 高中海洋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